不解之缘
----我的从商梦
小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玩具,女孩子要么玩过家家,要么就玩卖东西。记得我总是安排别的小朋友当顾客,我特别爱当售货员。我拿个擦脸油的盒盖打上三个小孔当称盘,用一根筷子刻上刻度当称杆,再找一把小锁当秤砣,然后用棉线一联,一个小杆称就做好了;还可以找个山楂丸盒底,用根竹棍一插就成了量提,给“顾客”打酱油、打醋,特别好玩。看到卖冰棍的就想:要是有一天我能卖冰棍多好啊,整天能吃冰棍……,儿时玩耍的经历在我心底里播种下了一粒从商的种子。
再大一点后我就成了我家的采购员,不论大件小件,基本上都是由我采购,我把逛商店当成了乐趣。
高中毕业后郊区插队,返城时可供选择的有工厂、服务业、商业,最终我是托大队书记才争取分到了商业。
我第一天站柜台就象是个老员工,一点不犯憷。白天学做帐、口算帐、包包打捆,晚上下班还听老技师讲商品知识,到家再整理笔记,那叫个投入。记得我们青年商店楼上有个南方老太太总来买酒药,我就问她如何做米酒,到家我就照着做,结果真的挺成功,全家人都喝过我做的米酒。每当柜台前排起长队,我就特别地兴奋,我学着张秉贵“接一问二联系三”,一边问着,一边称拿,一边口算,货拿齐了,账也出来了,一些顾客总是夸奖我,这个新来的小姑娘还真行。柜台好象就是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尽情地展示和创造。
不到一年我就被安排在基层店做了团干部,第二年又调到总公司,从宣传到行政、从教育到职工学校、从劳资到人力资源,在不同的管理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年,要不是企业改制,我选择了“买断”,至今可能还在坚守岗位。
离开了国企,我曾经选择过认证公司、物业公司,在那里虽然条件待遇都还好,但并不快乐,找不到自信,感觉这不是施展自己的平台。
退休后,终于有一天,我又回到了自己的舞台,即:做商业员工的培训工作,在这里我又重新找回了自信与快乐。我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商业工作经验,无保留地传授给成百上千的新员工,引领他们顺利地步入新的工作岗位,掌握生存的本领。每当看到学员专注地听课、积极地与我互动、提问题、明白一个道理后频频点头、课结束了给我以掌声时,我都会觉得特别的快乐和满足。
从商并不是爸妈的影响,只是从儿时的玩耍引出的兴趣,这兴趣使我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