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航空波音BOEING777-300ER,用11个小时,飞行9290公里,于当地时间15日下午4:30飞抵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这是我第一次跨越南北半球的旅行,此行澳洲,还有一个目的地是澳大利亚。
一、“牧民国家”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一样,属英联邦成员国,我们习惯称之为大洋洲国家。新西兰国土面积26.8万平方公里,人口464万,面积比湖南略大,人口只有长沙的一半。它在地理学上的中心纬度36°51′,与北半球的我国山东济南纬度相近。这个面积不大的岛国,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四面环海,是典型的海洋气候国家。
说是英联邦成员国,很难说清楚新西兰与英国的实际关系,英国人征服、英语国家、近似的法制体系等等,或者更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属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是是发达国家中唯一以畜牧业为生的国度,畜牧业产品出口占它国际贸易的一半。在新西兰,凡是有成片草皮的地方,就有成规模的牧场。有人说,每5个农民就有4个正在放牧。可是,在新西兰难得见到一个牧场上放牧的牧民,很多现代技术和现代管理的应用取代了劳动力。比如,牧民给头牛或头羊的体内植入芯片,系统定时发送挤奶信息,头牛头羊会带领牛羊们排队去挤奶机上挤奶。
和我们大草原上赶着牛羊去吃草不同,室外圈养牛、马、鹿和羊驼,成了新西兰一道独特的风景。栅栏将草坪隔成若干块,美其名曰“划区轮牧”,优哉游哉的牛羊马鹿吃完这块吃那块,这样有利于草皮的“休养生息”。但要在风餐露宿的旷野洗礼,没有超强的生存能力的万万不行的。所以,新西兰的肉制品和奶制品的品质好,是基于这些健壮得像野生动物一样的家养动物。
世界上1/3的奶源由新西兰人控制,这个数据来自新西兰导游。我在网上查到一项数据,新西兰90%的乳制品和83%的肉制品出口,乳品贸易量占世界的30%。这个小小的国家,竟然能够“强大”到如此程度,不得不让人啧啧称奇。
2015年,中国蒙牛旗下的雅士利投资11亿元,在奥克兰附近的奥卡托地区建厂,产品在第二年就登陆了新西兰市场。蒙牛以中国奶制品大佬的身份登陆新西兰,目的是披上新西兰的外衣,抢占世界高端奶制品市场。
二、喇叭、警察和环卫工人
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待了七天 ,几乎每天坐车穿行在大街小巷和平川旷野,却没有听到一个喇叭声。
澳洲的汽车是右舵,有说皇室国家的车一般都是右舵,如英国、日本、泰国等。新澳两国没有皇室,之所以右舵,可能和他们同属于英联邦有关。这里的汽车清一色的日本车,丰田和本田占据了半壁江山,豪车数量还比不过咱中国。新西兰没有自己的民族品牌,澳大利亚的传统品牌霍顿汽车也被挤得喘不过气来。
在这里开车,一般情况只能跟随行驶,除非在警察引导下,或者有两条以上的道路才允许你从右边超车。印象中,导游只有两次变道超车,绝对没有一次鸣号。没有听到一声喇叭,没有看到一个警察,澳洲良好的交通秩序是靠好习惯来保证的。
街道的整洁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澳洲的马路上很难见到随地乱扔的废弃物,也就几乎看不到环卫工人,也没有见到我们这里穿得像正规军一样的城管。文明的好习惯,让纳税人的钱实实在在地进了国民的福利口袋。
在商场看到保洁员,她们负责室内的环境清理。这些人的脸上丝毫看不到半点忧郁和自卑,职业的不同,没有让澳洲人的脸相和心境流露出贵贱。在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校园因暑假变得冷清,维修的工人见到我们这些外来客人,点头微笑中能看出他们对自己工作的满足。
三、歌剧院和航母
在澳大利亚的街头,没有看到一个军人,城区也看不到任何军事机构。在此,我需要特地向澳大利亚人民说明,我不是军事间谍。我所有的关注,只是出于好奇。
位于悉尼港的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无人不晓,然而与悉尼港并列的武尔卢莫卢港却鲜有知。那里却实打实地停靠着两艘澳大利亚航母,还有与之匹配的驱逐舰和护卫舰,游客可以近距离地拍摄这里的所有军事目标。
武尔卢莫卢港,有一艘舷号为L02的航母,离我们最近。这是一艘现役航母,目测排水量应该在5万吨左右。甲板上也看不到舰载机,貌似慵懒的渔民出海回来后随意撂在这里一艘拖船。看迹象,这个庞然大物近期或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出海了。
可能是澳大利亚人对自己的军队过分自信,或者认为航母并无多大机密,每天如织的游人在附近闲逛,丝毫也不担心人家对航母进行“电子侦察”。
四、世界大不同
在新西兰,三层以上的房屋被当地人称作高层建筑。我们这些习惯了在城市高楼遮天蔽日中生活惯了的人,到了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奥克兰,突然觉得视野开阔了不少。
地陪接机,同行的有人问他今晚住哪里。导游告诉我们,今晚住在在奥克兰最高的建筑附近。到了宾馆门口,导游指着旁边的电视塔楼说,这是澳洲第二高地标建筑。我观察了一下,加上楼顶上那截很长很长的避雷天线,也不会超过120米。
还是在新西兰的奥卡托地区,碧蓝的海紧紧环绕着半岛,与我们的厦门鼓浪屿有着极近相似的风景,依山伴海的别墅煞是招惹人爱。同行的伙伴鼓起勇气问,这样的别墅大约需要多少钱?接待我们的议员说,现在很贵了。又有人迫不及待地问,那以前呢?议员绕开了“以前”说,现在一栋200平米的独栋别墅,需要50万纽币了。
我不用太仔细就能得出价格,230万人民币!这可能是厦门的十分之一!
五、导游老马
此行澳洲,先后有三个华裔导游接待了我们。最后一个马姓导游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我暂且叫他悉尼老马。
老马今年62,来澳洲有29年。出国前就是上海的导游,至今还是一口沪式普通话,但听起来比国内的上海人来得中听得多。老马来澳大利亚干旅游,当属老本行,做起来自然也轻车熟路。比如,对澳洲或中国的评价特别中肯,不偏不倚。我们用团餐的时候,他会自费为我们点一支红酒或加一个我们爱吃的菜。上车前,他总会站在车门边,把最安全的空间让给我们。有一件让我感动的事,团里有人不经意地说有点感冒,老马竟然不声不响地买来了药,而且还不要钱。
当然,不好直说的话,老马用提示牌贴在车厢里。如车厢里不要吃甜点,用车时间是早上八点到晚上七点,超时要额外加收费用,等等。
62岁,在国内已经被人看成了老头,但老马的做派完全融入了澳洲。有人说,文明的习惯是不给人家添麻烦,可老马的境界似乎高出了一筹---要给人家添感动。
2018年1月21日,当地时间十点半,我们搭乘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飞机,从悉尼飞往广州。一对印度夫妇带一个小女孩和我并排,小女孩坐在我旁边不停地吵闹,空乘微笑地提醒这对夫妇。夫妇俩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女孩的父亲说小孩的天性难改,随她去吧。
我突然在想,亚洲两个巨大的近邻,风格竟然如此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