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评自聘,如何让基层医生享受这片明媚阳光?(原创)

(2015-10-26 10:57:56)
标签:

职称自评

基层医务人员

英语

论文

分类: 医疗关联

   简政放权,将基层医生的评聘权由省里下放到市里。对于常年工作在浙江省基层一线的医务人员来说,绝对是利好。

说实话,这种以放权来降低门槛的做法绝对有其苦衷。以前,英文和论文一直是横亘在基层技术人员职称晋升路上的两只拦路虎,医生们怨言很多。由于平时接触的急、难、重症不多,晋升考评时在病例分析和面试环节让基层的医生吃尽了苦头。事实上,基层医务人员去和城市大医院比拼英文论文和疑难危重症救治,这出“阳春白雪”是基层医生唱不出声的两段戏。

   职称,是衡量一个技术人员知识、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挂牌“标签”。没有职称这个“标签”不行,有了又并不一定能够代表一个人的全部。让职称去匹配工作,浙江的做法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让更加了解实情的地方主管部门出面“认证”医生,让基层医生在自家的大院里去比拼技能,是调动积极性和推进工作有效办法。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将此举理解为分级诊疗的配套措施。

地市出台标准评价县级医院的医生,出发点是避免基层医生与大医院医生去血拼高雅,落脚点是稳住医生坐基层。出发点落脚点都很好,但操作过程中至少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一要因专业而宜,全科医生考察诊断能力,专科医生则要看专科临床技能,全科医生可以只管判断与识别,但专科医生除了判别以外,还需要考动手能力了;二要因等级而宜,县乡医院和县与县医院的功能定位不同、规模不同、急重缓急程度不同、分级诊疗的责任不同,技术要求也就有不同,考核的标准就需要有所区别有所侧重。三要因势而宜,取消论文可以,但不能“斩草除根”,需要有减负的替代方案。比如,科普文章能否取代专业论文,基层医生承担科普传播理所当然。

就目前全国的医疗分级情况来看,现状不见得很乐观。市以下的县级医院承担的医疗服务,病种很多,成份复杂,有的医院收治的病人甚至与三级医院没有二样。降低基层医生的职称门槛,病人的病情不可能因为你职称的调整变得简单。尽管分级诊疗会很快得到推进与落实,客观地讲,首诊的技术要求仍然很高,很多疑难危重症需要从基层分检出来,而疾病的初期表现往往会貌似简单,却暗藏凶险。如果基层的初诊(首诊)医生不具备相应的技能水平,情况会变得格外棘手。

将基层医生的职称评定权下放,说白了就是要给一个宽松的环境与宽松的标准。但是,不能因为为了稳定队伍而降低基层医务人员的操作能力,也不能以牺牲技术要求为代价来稳定队伍。满足了医务人员的稳定与激励,却会影响质量技术的平衡发展,将来的结果不见得能满足我们今天的预期。

我认为,取消基层医务人员的论文和英文考试,放权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独立评审,只能算暂时的权宜之计。将来,随着经济社会和医学人文交流的纵深发展,重新调整考核办法不是没有可能。

说实话,浙江的细则我们还不很了解,放权会不会添新乱?自评会不会降品质?职称在什么范围互认?自评自聘,对基层医务人员来说绝对是一抹灿烂的阳光。只是,希望不要只停留在享受阳光这个层面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