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60华诞。
祖国的概念,小时候是基于脚下生养我这块土地的安全疆域,祖国是这片蓝天和蓝天下肥沃的土地。等我稍稍长大了,除了对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眷恋外,还多了一份政治,壮丽辽阔的山河和山河滋润养育着的勤劳、勇敢、坚强的人民。现在,无论顺境逆境,祖国是发自内心割舍不断的牵挂和无以替代的情怀,是潜意识下情不自禁的念叨与爱。
祖国是超越阶级的精神寄托,爱国是唯一不需要附加任何条件的情感活动。我早已过了激情喷发的飞扬岁月,步入中年的感情不会轻易燃烧。无论顺境逆境,对祖国的感情却更加坚定和真挚,有如水底下的石头,任凭水面多大的风浪,无论顺境逆境,就是不改对水底的依恋。无论顺境逆境,不论是哪一种爱都不可以轻易改变,但可以随时间去升华。对祖国的爱不仅仅是出于对辽阔疆土和秀美山河的赞美,更多的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坚定的国家信念。祖国不会给每个国民强加爱的指标,慈祥是祖国对每一个国民沉甸甸的爱。其实,祖国的博大不仅仅是她的广阔疆土,更有她慈爱宽广的胸怀。
我中学的班主任易敏庄老师,在“拨乱反正”后复职返校,从一个大学老师转而成为一个中学老师。他在“牛棚”里度过了大半辈子,是个普通得没有任何英雄气概的人,如今老人已作古多年。无论顺境逆境,他总是那么坦然,对于文革期间的磨难从不轻易提起,复职后最急切的愿望是把荒废的时间抢回来。关于过去的不公,总能坦然笑对。那个年代他认为,祖国和社会有时候需要分开来看待,这一句话我至今仍在铭记和琢磨。他说,无论顺境逆境,我从来没有把爱国看成是一种政治信仰,爱国就是我与生俱来的责任。我爱国与政治和信仰没有关系,就像母亲是我的,穿什么样的衣服来奉敬孝顺,我不选择母亲也不在乎。
爱国是源于对祖国的忠诚,无论顺境逆境,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责任。履行这种责任大到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小到只要你的关心、关注和牵挂。
无论顺境逆境,祖国万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