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昨天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当然是一篇好文章,多少出自名家。
说到上厕所用上了“出恭”,他不懂这“出恭”的意思,于是把我请到电脑旁。我告诉他“出恭”就是上厕所,他说上厕所还有这么大的学问啊。
既然儿子都说是学问,我是怕人家抢了先,自己早一步琢磨一番,做一份无题研究,先交一份答卷,也算是为我国厕所文化研究做点贡献。
古人说“出恭”,我认为那必定是出于某种禁忌的时候才用,如果现在还有人说,人家会以为是“出工”去干活。要我来研究的话,我认为这“出恭”定是“出宫”,碍于这“宫”字的特殊性,怕滥用招祸。
比起“出恭”,“如厕”显得有些进化了,至少还有个“厕”,“如”则是去、到的意思。
“更衣”则有些牵强,虽说很多人多数在早上“出恭”或“如厕”,就算是和更衣同步进行,也只能说是女人们用起来需要文雅罢了,或者说女人们的事情不得下问了。
“解手”这个说法在“如厕”之后,听起来更像男人们的专用词,解开裤带得用手,女人用起来不伦不类,似乎省略了后缀关键词。
后来有了“方便”一说,这“方”更应该理解为“放”,只是“方”来得艺术一些。
快餐文化兴起以后,各种莫名其妙的说法都有,就看你如何去理会。现在的人多半说“去五号”“唱歌”,从字义上无法理解,说多了也就知道那个意思了,换了外国人会到处找5号门牌的歌厅呢。
上厕所我的研究完了,但是与上厕所相关或边缘科学--放屁有待发掘研究,估计有“学者”会对此有兴趣。学者们会通过不同途径忽悠,提醒科协千万不要上当,要极力阻止成立厕所文化研究会。尽管这和性文化、酒文化、色文化的研究没有直接关系,但至少会让他们又多了一个表兄弟,省得他们凑在一起没事研究放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