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河(原创)

(2009-06-02 15:26:31)
标签:

母亲河

门板

螺蛳肉

鱼儿

泥沙

分类: 心情故事

 我的童年在攸县乡下,家门口有一条无名的小河蜿蜒流过。和这条无名河不同的是,有一个很有名的地名复制给了我们村---北平村(当年叫大队)。常年生活在这河边,没有外人的时候我们也偶尔把这条河唤作北平河。

 离开家乡30年,我乡音不改性情没变,童年的贫困和饥饿并没有给我留下任何阴影。幸福的和不幸福的东西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多是源于这条河。这条流淌了不知多少年的母亲河,非常豁达地为我积攒了无尽的快乐。

 弯弯的北平河围着我们的屋场转了半个圈,然后从西北角又转往东南方向。那时候的河水特别清澈,清澈得几乎可以不加思索地去喝。河的水面不宽,不涨水的时候,水面和沙滩可以平分。河岸边稀稀疏疏的生长着一些杨柳和灌木,普通得几乎没有诗意,但它在我的生命里占了很重很重的分量,就像我无私的母亲。田里浇的是它的水,路上铺的是它的沙,碗里盛的是它的鱼,口里念叨的是她最熟悉的名字。早上的微风吹过,河边的空气里会弥漫淡淡的清水气息,让人觉得湿润得带有沁人的甜味。鱼儿会在人少的时候游到岸边的浅水区,三三两两的追逐嬉戏,有雾的天气甚至会跃出水面,胆大地敢近距离地把人探个究竟。

 夏天的北平河格外的清亮,那些不知名的水鸟会贴着水面飞来飞去,窥探这河里的鱼,追逐在河面聚集的飞虫。放学后我也会牵着家里的那条水牛,顺手带上鱼盘急匆匆地往河边赶。放牛是幌子,捕鱼才是我的真爱。鱼盘是我们这一带最普遍的捕鱼工具,一种扁平园形竹制的网状捕鱼器具,在盘的上面有一个小口子,使用时将鱼盘的下半部埋到沙里,鱼儿一旦进去后很难找到出口。和现在不同的是那个时候的鱼多而且可爱得有些蠢,我在鱼盘里放上螺蛳肉或河蚌肉,诱人的香味很快会吸引鱼儿上当,一个下午足可以弄2、3斤鱼。这些鱼如果盘算着吃,已经够我们一家六口人吃上五六天。

 北平河边的孩子对游泳没有学的概念,生下来似乎就属于北平河里的水。来到城里很多年,看到城里人特别钟情学游泳,我很奇怪,游泳还用得着学吗。印象中我在上学前就能游泳,北平河就是我的练习场,是父母亲的大意成就了我们的游泳本领。对于游泳,城里人会大动干戈,攸县乡下人则格外的轻松,说得很轻松:洗冷水澡。

 我的印象中,河里的沙子在丰水期过了以后,大部分时间是裸露在出来的,慢慢形成了类似海滨的沙滩。村里的放牛娃贪玩,会把牛用绳子拴在河边的柳树上,脱了上衣装模作样的用手浇水拍在胸脯上,以适应还不宜游泳的水温。胆大的牵着小一些的孩子一步一步往水边上跑,小家伙们一会儿就会脱得赤条条的泡在水里了。乡下的孩子远不能和城里的比,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就是在吃饭的时候清点他们的孩子个个到齐了没有,至于白天干什么去了实在是无暇过问。对于孩子游泳,大人们往往会毫不知情,等他们的孩子开始能够往河中间游的时候,父母们开始在岸边得意自己孩子无师自通的水性。

 北平河是不能行船的,偶尔有放排的经过。孩子们会觉得特别的新奇,调皮的会追着跑上一截,总觉得很不过瘾。有一天,我和邻家的男孩把我们家的门板取下,两个人偷偷地抬到河边,由于门板很薄又没有缝隙,人站上去无法控制平衡,一会儿就会斜着钻进水里,尽管水不深,我们试了很多次也没有成功,只好一个在下面推着走。我们在水里漂了几里路,精疲力尽的时候才发现天色已经很晚了,想到父母亲收工就要回家,赶紧上岸。可是泡湿的门板我们怎么也抬不上岸,两人急得大哭。母亲回家见门板竟然没有了,以为来了贼,问邻居才知道我们抬到了河边,寻了很远听到哭声才把我们领回家。这一次母亲没有任何责怪,隐约觉得她的眼眶里甚至还有些湿润,现在想起可能是她觉得亏欠了我。

  童年的快乐很多很多,最难忘的记忆总离不了这条河,和我的父亲母亲一起给了我数不尽幸福。

  1981年我离开家乡到杭州上了大学,母亲拿着一个瓶子从北平河里装满泥沙塞给我。交代说,你到了那边肚子不舒服的时候,喝一口这些泥沙泡的水可以治水土不服。我屡试屡成,到现在我仍然不明白其中的奥妙。

  第二年,这条河在我家的附近被截流成水力发电站,人为地改变了流向。但是,现在每次回家的时候,觉得它总在回望着我们的方向,像是在默默地祝福那些记得感恩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