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朋友是一个局的副局长,很有思想也很有能力,但是这个局的工作尤其是他分管的工作多年来没有什么起色。他告诉我,这是机关作风给害的。
机关作风最直接的表现,一是办事拖拉,二是会议泛滥。会议多已经是中国机关的通病了,以至于不开会解决不了问题,开会成为了工作中最最重要的关键部分。年底规划来年的工作要开会,年初动员号召要开会,传达精神要开会,执行过程要开会,总结评价要开会,有了成绩要开会,出了问题要开会,明确责任要开会,阶段性小结要开会,任务分解要开会。甚至,一把手在年终茶话会的即席讲话也要开会定调......
现在,这开会已经蔓延到学术界。以前的学究们也已超凡脱俗,尝尽“人间烟火”后,慢慢明白了一些新道理。开会可以巩固本派打压异己,开会可以灌输观点排除杂音,开会可以笼络感情拉取选票,开会甚至可以暂时回避繁重的业务工作,以前动手动脑现在开会只需动口了。怪不得,现在社会各界精英人事的口才出奇的好。我曾经旁听过一位北京某著名高校研究政治学的教授演讲,该大碗普通话字正腔圆,演说底气十足,比斯大林个子矮,动作比他潇洒,他的演讲着实非常动听。他说,我现在已经很多年不看书了,我是把时间放在喝茶上,让那些傻瓜去啃书。然后,我把他们请到茶馆开一个小型的会议,再由他们把观点和精髓倒给我!要知道,我们现在很多干部的硕士、博士文凭就是从这些大碗教授的手上批发来的,有什么样的师傅就会出什么样的徒弟。确实啊,领导上面的领导获得的信息往往也是通过开会得来的,不开会行吗?不练好嘴皮子行吗?
我不是纯粹的反会议者,必要的会议不可少,但要看这会议如何去组织安排、如何选择议题、如何掌握频度时间。湖南很早就出台文件,要求“从严控制会议数量、会期和规模,提倡少开会、开短会、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合并开会,提高会议效率。党政机关召开的会议,必须在定点宾馆或内部招待所召开,严禁以开会为名游山玩水,不准发放纪念品和误餐费,市区范围内的与会人员不安排食宿”等等。我担心,下次还要开会讨论研究这份文件的执行情况,还要开会推广某地执行的经验....说实话,加大文件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至关重要,形式主义的规定或挖空心思的创新那叫折腾。
以前我们开完会,总结时就会讲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继往开来的大会。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并不是特别团结,也没有取得预期的胜利,继往开来也只是麻起胆子说的。实话实说,会议讨论的议题都通过了就可以叫团结,会议胜不胜利那得看会议的决策正不正确啊,如果现在就定义为胜利,那充其量只能算中国式的会议胜利。http://imgcache.qq.com/ac/b.gif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