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假期

标签:
成长高中女儿 |
分类: 高二生活 |
早起后,心情很平静。不再催促,安静地干自己的事儿。等那俩人起床。
昕雨有自己的计划,我负责做好她的后勤。
“起床收拾完后,一个小时学习,然后洗澡,然后出门。”
趁她干活的空,我也抓紧去地下室收拾。如果单纯等待,会感觉时间漫长。
她爸没活干,于是在催,我说她有计划的:学习,洗澡,出门……
她爸:出门之后呢?去那儿?
我:我们先出了门再说。
登于祖山
很快收拾妥当,出发于祖山。出了门,一切就都开始了。
这样的小山头,对于昕雨和她爸来说,简直太小儿科了,刚开始的台阶,我是有点累,慢慢便适应了。在很抖的一段路,我有些怕,需要扶着扶手才感觉安心。俩人鼓励我,说让我去爬一下泰山。我是抗拒的,但是这俩人你一句我一句,把我说动了。
“山上怎么光秃秃的,一点绿色也没有。”老公望着满山的树林问。酸枣树的针尖锐得像针一样,作了松树,其他树木还未发芽。山上有些冷吧,这座山上开花的树也少。
“昕雨,你小心两边的树子上的刺,别划了衣服。”
“哎呀妈,我以为你说别划到我呢,原来是别划了衣服。”
很快到达山顶,虽然山不高,但是从山上往下看,尤其是车停在半山腰,感觉那车像只小蜜蜂那样小。
站在山顶,四处望,老公一眼发现了昕雨的学校,竟然离得这样近。
“哇哇,怎么看到这破学校了。”好久没一家三口出来这样游玩了,女儿很开心。站在山顶向远处望,邹平的全景近收眼底。今天有点阴天,阳光并不耀眼,但天很蓝,拍出片子来特别好看。我举着手机不停地给俩人拍片,女儿长发飘飘,青春年少;老公戴着墨镜,贼帅。带这俩人出门,我太有面了。
一会儿,出了太阳,晒在身上暖暖的。
“妈,在这儿到处看看,我感觉我视力还好了呢。”
“你就缺乏锻炼,更缺少阳光,气血不够。不锻炼,不运化,吃什么拉什么,东西都转化不成营养,怎么会有气血,吃多少东西都不行的。”
“我好想在这山上,太舒服了。”
在山顶玩了很久,才恋恋不舍下山。下山时,老公扶着我,我感觉特别安全。
山脚下,人少的地方,老公让昕雨体验了一把开车的感受。这是女儿第一次摸方向盘,她的车感真不错。人家的腿长,坐在那儿都像个样。

去敬老院
昕雨一直想去敬老院看看,一直没机会,正好姥爷今年在敬老院里,便一起去探望。
93岁的姥爷身体还算硬朗。
敬老院有大片的菜田,昕雨到处转,和这些老人打招呼,聊天,合影。
“妈,一个老奶奶,她88岁了,我说让她出来走走,她说腿不行。有个老奶奶特别爱聊天。她在地旁边干活,地里有一个一边推着车子一边拉着的犁地。我问这是干什么,老奶奶说种地瓜。说现在的孩子们只吃过,没见过怎么种吧。”
“这是种子吗?”我指着一堆东西说。
“这是肥料。”老奶奶告诉我。
“你什么时候种啊?怎么种啊?”
“苗还没拉来呢,拉来苗,挖个坑,再种。”
“那你有工资吗?”
“我才一千多。你要好好读书啊,不要像我们这样种地。你念好书,坐办公室, 挣大钱。”老奶奶告诉我。
“有个老奶奶不像其他老人一样,喊我闺女,小闺女,而是喊我小丫头,听着亲切。我现在去过了敬老院,我还想再去孤儿院看看。”
回来后,翻看女儿手机里拍摄的照片,在她的镜头里,是老人们劳作的身影。角度很好。对于摄影,女儿有自己的想法。出的片子总是让人感觉或是舒服,或是奇特。
晚上和姥姥舅舅妗子姐姐妹妹一起吃了团圆饭。一晚上,围绕养老的问题,争论不休。
“妈,我发现我在姥姥家说话都插不上嘴,都太能说了。”
这个学校教育得我闺女,相当爱国了。昨天回老家,面对大人们对一些事的讨论,丫头说,在我们国家多好,你看其他国家,一打仗,生活太困难了。不要说什么公平,只能说自己没本事。
这格局这么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