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吴龙贵
最高检察院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最高检反贪总局局长徐进辉透露,今年以来,检察机关查办了一批重大典型案件,如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原院长王天朝受贿一案。经查,2005年至2014年,王天朝利用担任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的职务便利,多次收受他人财物,共计现金人民币3500万元以及价值人民币8000余万元的房产100套、停车位100个。(相关新闻见A12版)
又一个亿元巨贪浮出水面。在贪腐金额不断被刷新纪录的当下,涉贪上亿元已经没有太多新闻性可言。不过,王天朝受贿一案,还是引发了网友的极大关注。比如,在王收受的他人财物中,除了现金和房产,还非常罕见地出现了“100个停车位”,这从一定程度上表明腐败形式的多样化和隐蔽性。当然,公众评议最多的,还是王天朝曾经的医院院长身份。
无可否认,由于看病难、看病贵,以及时有发生的医患矛盾,医生这个职业群体的职业形象和社会评价都有所下降,但总体而言,医生仍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而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医院院长无疑属于社会精英阶层,公众也会给予更多的道德期待。因此,院长受贿相较于官员受贿,带给公众的心理冲击也要大得多。更重要的是,从大学校长到医院院长,从宁静的校园到救死扶伤之地,倘若权力不受约束,哪里都有成为腐败重灾区的可能。
报道显示,王天朝收受他人财物主要源自“为他人在医院基础工程建设、医疗设备采购、医生岗位调整等方面谋取利益”,可见,一名医院院长的权力何其大也,从人事到采购再到基建,几乎无所不能无所不管。这一方面说明医院院长的权力过于集中,垄断了话语权,另一方面也表明,医院内部的权力约束和制衡机制已经完全失灵。王天朝受贿的时间跨度长达10年之久,这么长的时间里,不可能没有露出蛛丝马迹,之所以能一直安然无事,只能说明这家医院已经形成一个封闭的“独立王国”,外部监督进不来,内部监督严重缺位。这不得不引发更多的猜想:除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其他的医院和医疗机构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王天朝受贿案还促使公众反思:医疗高收费中,有多少腐败成本?对于看病难、看病贵,人们更愿意从体制上找原因,比如说以药养医,比如说医疗机构的市场化。但事实证明,人为因素对于提高医疗成本的副作用不可小觑。医院院长从基建工程、医疗设备采购以及医生岗位调整等方面大肆敛财,最终都会变本加厉地转嫁给患者。降低医疗成本,先从挤掉医生和院长的腐败收入入手,理应成为一个突破口。
颇有戏剧性的是,王天朝落马的当月,他可能还在坐等升迁。2014年7月29日,王天朝拟任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的信息发布。而有消息称,王天朝曾专门为省领导设保健组。综合这种种信息,公众也不难看出官员选任制度上存在的诸多弊端。
若想避免出现这种“带病升迁”的现象,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选任制度。最高检将王天朝作为典型案件,用意非常明显,即这并非个别和偶发案件。如果说医院为患者诊断,那么出现“腐败院长”之后,必须对医院进行一次全面的“诊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