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论)读历史剧可以传奇但不能离奇
(2013-01-21 01:11:37)
标签:
杂谈 |
杨亚军
继四大名著新拍创下中国电视剧投资新纪录后,这个纪录在今年开年大戏争夺战中不断被刷新:先是浙江卫视领衔4家卫视开播的古装大戏《楚汉传奇》传出投资2.4亿元,湖南卫视独播的《隋唐英雄》很快将这一纪录刷新至2.5亿元,随后东方卫视联袂5家卫视播出的《隋唐演义》又以2.8亿元投资迅速问鼎“新贵”……然而,观众却对这些争相亮相的电视剧“新贵”并不满意,称《隋唐英雄》剧情“狗血”,历史观、价值观模糊;《楚汉传奇》情节拖沓,戏剧冲突不足;《隋唐演义》刚开播3日,就出现故事“注水”态势……(《成都日报》1月20日)
历史剧可以传奇、可以演绎、可以戏说,但戏说也好,传奇也罢,改编也要有个尺度,不能天马行空,任意胡来。虽说近年来拍摄的历史剧剧情是热闹的,但一些基本史实却被篡改了。尽管拍摄电视剧对历史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无可厚非,但也不能太离奇。
比如,正在热播的《楚汉传奇》中,有观众惊奇地发现某画面背景中有一辆小汽车,而红葡萄、菠菜也穿越到了秦代。如果说小汽车出现在画面中是疏忽大意,但葡萄是西汉之后才进入中国,菠菜则是在唐朝才在中国种植的,如此有悖于史实的漏洞,让观众看了如鲠在喉。
历史剧总是要以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特征来表现,创作者不能低估了观众的历史知识素养。在《楚汉传奇》中,让观众吐槽的剧情真是一波接一波: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竟然有儒生在私塾中教孩子们读《三字经》,而《三字经》是在宋朝才有的;剧里把赵高称之为“太监”,而宦官被称“太监”是隋唐以后的事。如此胡编乱改,除了贻笑大方,还很容易对不知情的观众产生误导。要知道,并不是每个观众看到类似剧情都是一笑了之的,很多人看后都是要思考的。因此说,无论什么题材的历史剧,带给观众潜移默化的作用都是不可低估的。
电视剧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对当代人的认识和行为具有能动作用,尤其是青少年,很多历史知识都是来自于影视作品而非书本。如果电视剧把历史改得面目全非,就是对历史不负责任,对下一代不负责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