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打领导夫人,意外背后有多少不意外
吴龙贵
近日,一篇题为《惊曝!湖北省委门口领导家属被便衣误作信访对象暴打》的帖子称:6月23日上午,湖北省政法委综治维稳办某领导的妻子陈玉莲到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的湖北省委机关办事,被武昌公安分局派驻湖北省委大院的6名便衣警察暴打。记者调查核实发现,网帖所述基本属实,被打者陈玉莲的丈夫是湖北省政法委综治办副主任黄仕明,为副厅级干部。
暴力之下,每个人都是弱者。58岁的陈玉莲被6名壮汉暴打16分钟的噩梦般的经历,某种意义上也是法律和公民尊严一并被践踏的悲剧性写照。但是很显然,大多数网友之所以“不相信这是真的”,之所以表情惊讶语带戏谑,不是基于她58岁的年龄,也不是基于她只有40公斤的瘦弱身体,而是基于她领导夫人的身份。换言之,如果抹去这种领导夫人的身份,这也许就不是一起意外事件。
事件的后续发展迅速回归了正常。当日下午5点多钟,相关领导赶到医院向陈玉莲道歉:“领导知道这事后很重视,你看我第一时间赶了过来。”并说,“误会,纯属误会,没想到打了这个大领导的夫人”。
从“领导很重视”到“纯属误会”,再到“这个大领导的夫人”,我们既能清晰地看到相关领导满脸媚笑的丑态,也能深切感受到对打人事件的暗中辩护。这个逻辑是:打人是正常工作,错只错在打了领导夫人,而且是“这个大领导的夫人”。一顶“领导夫人”的光环,不仅划出了官员群体与普通民众之间巨大的权利差距,事实上也等于宣告,使用暴力的合法性前提不是法律,而是身份。
有网友称,现实比小说更魔幻。然而对领导夫人来说,这是魔幻,但对上访群体乃至所有普通民众而言,这却是阴冷无比的现实。6名打人者均为公安局便衣警察,编制属武昌公安分局水果湖派出所,是公安部门设在省委大院的“信访专班”人员,任务则是维护治安秩序。显而易见,这就是所谓的维稳人员,他们暴力施加的对象就是上访群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我们对陈玉莲的遭遇寄予无限同情,但同时又心怀一丝无奈的欣慰,正是得益于她个人的不幸,我们才有幸窥见一些地方维稳的真相。
新闻中这样描述当时让人不寒而栗的一幕:“那个男的一看就像黑社会,我很害怕,我说你干吗打人,我是省委的家属。他说,就是省长老婆我们都打,就又踢了我两脚。从大院又出来几个人,拳打脚踢,我就昏过去了。”一直以来,我们对信访工作的负面印象,还停留在地方干部拦访截访,以及办办“学习班”,甚至花钱安抚上。偶有暴力冲突发生,也不过是小概率事件。相比之下,,我们不禁感慨,原来这些被舆论经常批评的“维稳”模式已经算得上是克制甚至文明了。我们没有想到,原本用来维护社会治安的警察,在这里会这样毫无缘由地挥拳相向于任何一名疑似上访者身上。我们没有想到,国家警力的使用可以这样毫无底线直至泯灭了最起码的人性。我们更没有想到,这个几乎就是“打手”身份存在的机构,居然是一家“先进单位”。
被打者家属从公安内部人士得到的消息称,打人的6名警察被停职后,“已经安排他们出去旅游了”。虽然这个消息还未得到证实,但足以让人感到恐慌和不安。因为我们深知,在这起“错打领导夫人”意外事件背后,有太多的不意外需要上访者去面对。如果信访工作的暴力冲动得不到遏制,如果权力固执地将上访者当成假想敌,那么从这起事件中得出的教训,只能是增加一项“识别身份”的业务培训。
相关新闻见A18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