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一个村庄的痕迹(第一章 起初之三)
(2009-08-05 16:10:16)
标签:
家庭育儿凌紫媒婆瓦卡阿情感 |
分类: 小说连载 |
三
村庄里的日子,一直平平淡淡。
在闷得想放屁的午后,一诺还是跟往常一样,跟村里的孩子一起围着子杂嬉闹。
子杂,是村庄里的一个疯子,成天穿着她那件磨得千疮百孔的蓝底衬,衣领上糊了一层黑呼呼的东西,要是在冬天她的衣领可以在一诺这帮小孩子的脸上擦出一道道红映的疤痕。子杂总是晃着一条一条披肩的长发,脸上挂着傻乎乎的笑,嘴角的口水一直都是在飞流直下一两尺,就这样游荡在村子的每个角落。
“疯子”是村民给子杂的称呼,不过在一诺看来,子杂并不是疯子,因为她爷爷去世的时候子杂哭的最伤心,小孩子们去偷她家果园里的水果时,子杂也会追赶着那帮孩子做鬼脸吓唬他们。
子杂出生以来从没说过一句话,除了“呵呵……呵呵……”的傻笑。巫婆阿丽沙曾给她测过命说“你家的祖坟坐东朝西,煞南冲北,这就是病根。”子杂的父亲半信半疑,不过还是请阿丽沙做了法事,但子杂依旧还在傻笑,不见好转。
子杂家里的人也就这么一直放任着她,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疯子。
村庄里打谷场传扬出来的无非是谁家的母鸡病死了,谁家的牛羊又产仔了……一些屡闻不怪的消息。不过偶尔也会有大新闻,今天,一诺的爸爸就带回了一条大新闻:尔外叔叔家的瓦卡阿青要和邻村瓦尔加布家的女儿阿凌紫结婚了。
瓦卡阿青和阿凌紫是在去年二月八打歌节相识并相爱的。尔外叔叔征得瓦卡阿青的意见后,就请村子里的媒婆阿渣去瓦尔加布家说亲。一般只要有说亲的媒婆到,女方家都不会拒绝的,除非自家的女儿看不上对家的儿子,或者是女方家里人不中意。
阿渣热络的跟阿凌紫的父母闲聊了一大方,道清事情的原由,中间还不忘为瓦卡阿青美言数句。瓦尔加布跟女儿在房间里商谈了一会,欣然答应了这门亲事。还做了顿丰盛的晚餐招待阿渣。
其实,媒婆的活是最难做的,在村子里。媒婆不仅要伶牙俐齿,还要能察言观色,随机应变,用最具说服力的语言说服女方家里人。媒婆说完一门亲事后,男方家里会给点报酬,比如布匹啦,二三十块的零花钱,或者给媒婆做套衣服……这样的报酬代表着冲喜之意和谢意,主事方按自己家里的经济能力给,无高低贵贱之分。
接下来就是喝定酒。
农历六月初六,尔外叔叔、瓦卡阿青、媒婆阿渣,还有尔外叔叔家的几个亲戚一起背着几十斤的白酒去到了阿凌紫家,并把阿凌紫村里会喝酒的男女乡亲们都叫来喝。大家一边喝酒,一边谈笑,喝上半盏茶的功夫,来喝酒的乡亲们就说:“客人们从很深很宽的河里来,带来了很多河水;客人们的家乡有个大水库,大水库里的水放出来很多(比喻新郎带来的就多)。”瓦卡阿青和阿渣则忙不迭迭地给乡亲们敬酒,传烟,热闹异常,到夜晚三、四点钟方才结束。
喝定酒是村子里酒鬼们的一大嗜好,在喝定酒的那天丈夫尽管放开喝,家里的妻子也毫无怨言,还会在家里做好解酒的姜烫为丈夫解酒,同时还会烧上一壶开水,待丈夫回家泡脚用。有时候家里男人喝的不省人事了,她们会像照顾孩子一般,把自家男人收拾干净安顿到床上躺着。
一诺就看见过好几次,爸爸喝得醉醺醺的被妈妈扶着回家,并帮爸爸洗脸擦脚后叫一诺一起搀扶着爸爸到卧室。每每一诺看见爸爸喝醉的时候就会问:“妈妈,爸爸怎么比我还不懂事,每次喝定酒都醉成这样。”妈妈只是莞尔一笑。
喝过河酒后,瓦卡阿青家里就准备着接亲了,接亲的日子定在农历八月二十四。
下午,瓦卡阿青和叔叔、哥哥、嫂嫂、弟弟、妹妹等亲属,还有父亲尔外、媒婆阿渣的陪同下放着鞭炮出门,风风火火的去了阿凌紫家。到了阿凌紫家,阿渣按照尔外的安排,送给阿凌紫的父母一至三丈布,六十元至两百元钱不等。阿凌紫的父亲瓦尔加布随即请来村中的老小,共同吃瓦卡阿青家里人带来的烟、酒、水果糖,大家说说笑笑,开怀畅饮畅谈。村中的孩子们相互抢着水果糖吃(水果糖对村庄里的孩子们而言是一种奢侈品),有的孩子则缠着瓦卡阿青要糖吃,“你要是不给我糖吃,我们就不让阿凌紫姐姐跟你走!”调皮的孩子绞尽脑汁的为难瓦卡阿青,为了得到更多的糖果。瓦卡阿青只好再次分糖果给孩子们,他们才肯罢休。
吃、喝、玩、闹的差不多了,阿凌紫家送亲的人也都到齐了(阿凌紫的母亲、年轻的叔叔、婶婶、哥哥、嫂嫂、弟弟、妹妹等亲属),趁着日落之前,瓦卡阿青和阿凌紫在媒婆阿渣的陪同下,把乡亲们盛酒的大碗、口缸、杯子全斟满酒后,瓦卡阿青和媒婆阿渣就拉着阿凌紫吹着唢呐走了。
阿渣会备有几斤酒供大家路上享用。
一路上,人们点着火把,象征光明。新娘阿凌紫身穿深蓝色银环镶嵌的嫁衣(瓦卡阿青家为她做的),头上带着环珮叮当的银制饰物并用红布遮挡着脸部,由年轻的叔叔背着在母亲的陪伴下。
接亲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到了瓦卡阿青家,在家门口,瓦卡阿青的母亲给阿凌紫身上洒点清水,表示清洁吉祥。进得堂屋,瓦卡阿青家里人早已备好了一张橡木桌,桌上放着盛满粮食的升子,上插青松枝。这时,媒婆阿渣开始说“婚歌”。歌词大意是:“信蛮牛的族女嫁给爱唱爱跳的地方。这边滚簸箕,那边滚筛子;这边滚公磨,那边滚母磨;这边烧青烟,那边烧黄烟;簸箕筛子合拢了,公磨母磨合拢了,青烟黄烟汇拢了,今日儿媳成亲了。儿媳成亲好,婆媳相处好,妯娌之间好,邻里亲友好,家庭和睦好,操持家务好儿孙幸福好……。”婚歌说完后,双方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开始吃饭,菜以猪肉和鸡肉为主。席间热闹非凡,呈现着村庄里常有的祥和氛围。
第二天,瓦卡阿青家又宰猪、鸡等牲畜请乡亲们吃早饭,接亲就算结束了。
一诺和村里别的孩子一样,把接亲看作“善食日”(即大吃大喝之意)。每次接亲后,一诺会把得来的糖果藏起来,留到跟布姬一起玩的时候分给布姬吃,这时,布姬会甜蜜的笑。这是快乐吗?一诺悄悄的问自己。“一诺,你真好!”布姬的话令一诺有点恍惚。
接亲结束后婚礼还不算结束,从接亲的第二天起,阿凌紫就开始参加劳动,和瓦卡阿青村中的新姐妹们一起上山积肥,放牛羊。三天后瓦卡阿青陪同阿凌紫回娘家,和父母闲聊吃顿饭,当天就返回瓦卡阿青家。这样,瓦卡阿青和阿凌紫缔结婚姻的整个程序就完成了。这叫回门,是月牙爷爷告诉一诺的。
至此之后,瓦卡阿青和阿凌紫成家立业,开始了生儿育女漫长艰辛的生活。
热浪过后,村庄又回复了往日的平静。
一诺和村庄里孩子又开始等待着,下一个盛宴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