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日,东风日产NISSAN GT-R传奇特训营在北京八达岭机场火热开营,此次活动集技术讲解、驾控互动、视听体验、竞技娱乐等内容为一体,各大媒体和意向消费者共同组成的特训团队,通过“GT-R之父”、日产首席设计工程师水野和敏先生对2013款GT-R的设计及技术特点的精彩深入讲解,以及亲身参与GT-R试乘试驾、模拟专业赛道驾控培训等多项环节,全方位领略了一代“战神”日产GT-R的传奇风范。仿佛一场闲话家常的茶话会,精神矍铄的水野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开始了对2013款GT-R的设计和性能特点讲解。

“完美”座驾
日产官方对GT-R的产品定义是“Muti-Performance Supercar”,意译可作“全面超跑”之解。作为日产旗下的高性能旗舰,GT-R实际上可以被理解为日产的务实产品逻辑下对“完美”座驾的具体诠释。水野就此特别指出,GT-R并不仅仅是一部纯粹的性能机器,在立项之初就已将日常驾驶和生活需要纳入开发目标。比如它拥有可观的后备厢空间和4个座位,下班时接上儿女老婆一起买菜回家也完全不是问题。不仅如此,原厂GT-R就具有500hp以上的凶悍马力,非专业车手恐怕难以驯服这样一台猛兽。但在全车先进精密的电子控制及辅助系统、GR6机械式DCT和四驱系统的协助下,即便是柔弱的女性驾驶者也能让它服服帖帖。

“平衡"造就“战神"
GT-R的超跑级性能自然无可置疑,这一切归因于“平衡”。水野强调,光有大马力、硬悬挂、赛车胎不足以打造一款真正的跑车,高性能部件之间的协同性和互配性才是关键。要轮胎在任何情况下都实现最强的抓地力,就必须对悬挂、底盘、重量分配等多方面进行精密布局,更要平衡到轴距。最后,无论数据还是事实都证明,“GT-R的综合匹配是完美的”。

日本赛道欢迎您
水野特别向中国车主和媒体介绍了日产在日本举办的“车主赛道俱乐部”:花费跟量产车一样的价钱外加约24万费用,车主即可获得日产GT-R版的法拉利FXX(GTRClubTrack edition),套餐服务包括1对1教学、免费更换易损部件、享受优惠的价格保养政策以及每年定期参加赛事等——车辆将由专业团队保管。如果你追求专业级的驾驶和极限赛道体验,花三四个小时飞到日本参加活动或训练,总比喝醉了追着比亚迪E6的屁股撞积极正面多了。

GT-R年代谱
GT-R原本为Skyline分支之一,初代KPGC10于1969年亮相,二代KPGC110在1972年上市后不就即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黯然谢幕。1989年,第三代GT-R以BNR32名义再度闪亮登场,此后几乎垄断对日本房车赛等系列赛事的全部杆位和颁奖台位置,火速上升至“战神”之位。三代BNR33于1995年乘前代一时无两之风头瞩目登场,只可惜因采用了舒适性取向的轿车底盘,弯道操控和性能表现不如前代。直至BNR34于1999年面世后,“战神”才不负众望再度王者归来。
Skyline时代的GT-R型号为RB26DETT的直列6缸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原厂马力为日本汽车业界规定的280hp,BNR32及BNR33搭载5速手排变速箱,BNR34则搭载6速手排变速箱,采用扭力可分式的电控四轮驱动底盘(ATTESA
ET-S)。2007年,GT-R脱离Skyline车系独立,正式成为日产旗下的最强性能旗舰品牌。2001年日产发布名为“GT-R
Concept”的概念车,经过9套造型方案的内部竞争,1971年出生的静冈人小野博央执笔的“O案”胜出。2005年日产发布了以小野方案为蓝本的“GT-RPrototype”,作为准量产原型车,它在两年后正式成为了量产版R35的“战神的新衣”。

国际巨星
一时间,《头文字D》系列动漫、《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乃至《极品飞车》和《Gran
Tourismo》系列赛车主题电玩,都纷纷将其设定为主角或者终极大Boss。由此,一代传奇GT-R完成了从赛道到公路,再从公路到大银幕的华丽跨界。某种意义上,它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比如在香港或者北美,从R32、R33、R34一直换到R35,乃至回过头去再收藏KPGC10初代GT-R的死忠粉丝大有人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