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事件-"谁将会成为下一个丰田?"

标签:
丰田事件全球召回汽车导报独家汽车 |
分类: 编辑手记●试车●感悟 |
“谁将会成为下一个丰田?”
瞬间从天堂摔到地狱,丰田速度用这样的方式表现出来,至少我在感情上还一时难以接受,总期望这个过程能否放慢一些,好让我看明白每一个细节。不过我相信过不了多久,这一切都会作为经典案例在MBA教科书上重现,警告也好总结也罢,对于后来者,这个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宝贵经验。
对于丰田目前的窘境,不少人拿出“痛打落水狗”的架势,翻箱倒柜找出一些所谓陈年就有的证据,试图证明这一切都不是意外,试图在道德的层面彻底击溃这个汽车巨人。我同意李安定老师所说:“丰田是被自己绊倒的”,苍蝇只会对有裂缝的鸡蛋感兴趣。但同时我也相信,丰田是一家很努力的企业,全球第一的位置,靠运气是爬不上去的。在这里,不如暂时别说丰田的种种失误,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看能否为这次的事件找点“客观原因”。
世界上任何一家企业,都生存在一张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关系网中,企业领导可以为其指引发展方向,而目标消费者则可以直接影响企业高层的判断,愿买愿卖,适者生存。然而,这一层的关系,必须受到政府等相关机构的约束,这是一种强制力,确保生产企业必须在一个符合多数人利益的状态下生存,并且不会产生危害。
在丰田的企业理念中,我们看见第一句话就是“遵守国内外的法律及法规精神”。法律法规的制定,一方面是保护了消费者,另一方面也是保护了企业。正如我们为打击贪污腐败,制定了越来越完善的防止职务犯罪法律法规,防患于未然,用法律的强制手段让官员自律,看似苛刻和冰冷,但其实这才是对官员最大的关爱和保护。很明显,对于汽车行业,尤其是一些著名大企业,监管法律显得太宽松了。
关于丰田这次涉及的意外,调查证明,问题零件很可能是丰田公司采用了成本较低的实验室方式被证明合格,但根据业内的标准,实验室条件再好,都不可能与通过真实耐久性测试比可靠。丰田把遵守法律发规放在企业理念的首位,至少说明他们是愿意接受监管的,但问题是,在可参考的法律中,根本就没有对实验方式作出明确规定,相比更多企业的纸上谈兵,丰田已经算是有良心了,出了事也许真的只能怪自己运气太差。
我们都知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道理,但在汽车的世界却远未能做到平等。不说太远,我们国内的新车检验制度,就单列了一堆“质量免检车型”,更可怕的是,消费者对所谓的“免检”盲目崇拜,认为“免检”就代表了高品质。鲜有人会发出疑问:为何免检,凭什么免检?再看看闹出大麻烦的车,几乎全是这些“质量免检车型”,这质检部门的嘴巴都快被自己打肿了。
如果消费者的生命安全,仅仅靠一家企业的良心和觉悟来保障,我是越想越觉得害怕。丰田事件,我看暴露的,远不只是丰田自己的问题,相关政府职能机构也负有监管不力的责任,三鹿奶粉出了问题,质检总局局长还被撤了职,现在丰田汽车惹了祸,凭什么只让章男先生鞠躬?
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我非常希望,大家能以一种理智的心态去看这场风波,“痛打落水狗”只能图个痛快,太低级。这次事件,对任何一方都是一次总结教训的好机会,我相信丰田能很快调整过来,但如果其他企业能引以为戒,监管部门能完善法规,那坏事兴许就能变成好事。
想看更多独家见解请登陆www.autoemag.com.cn
博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