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百度知道上,有很多家长就“宝宝体重”问题引发一些疑问?
本期关于“经常关心宝宝体重有哪些好处,宝宝体重上得到哪些信息,对宝宝喂养有哪些帮助?”作一个专项介绍?
一、不要让“心”,骗了我们的眼睛。
   每位父母都知道,应该关注宝宝的体重。然而当真正面对宝宝体重的时候,一部分家长是唯心的,不尊重科学,不相信眼睛看到的事实、真相。
1、一个最熟视无睹的“疑问”。
    宝宝肥,是不是真的好?“胖如莲藕”是中国传统的审美视角,这个视角里透露出对宝宝“肥”的态度。中国有近15%肥胖儿童,其中“不好的饮食习惯”造成的肥胖占很大比重,父母对成因要负主要责任。
2、一些最令人揪心的事实。
   一些宝宝由于遗传、早产、营养不良等因素,一出生,体重就低下正常的标准。有专家指出新生婴儿体重总是在低标准状况下,会影响宝宝身体发育,甚至智力发育。若宝宝在某段时间内增加缓慢,说明宝宝健康出现问题。
3、一个最不为人知的现象。
   对宝宝而言,胎儿后期至出生后2年内,是体内脂肪细胞一次性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脂肪细胞数量与体积的增加是一生中最快的,且脂肪细胞一旦形成就不会消失,这构成了肥胖的物质基础。因此一岁左右婴儿的肥胖可能与脂肪细胞分化的数目有关,并预示着今后肥胖的倾向性。
4、一个最需要撑握的方法。
   可怜天下父母心,最怕孩子饿着,冷着。怎样喂养宝宝?花尽心思。有专家研究指出,宝宝一天中要摄成多少营养、食物,是有一个判断标准的,这个标准要以宝宝体重为参考数据。
 
二、“宝宝标准体重就等于健康未来”,不是只是停留在专家口中。
    让我们一起讲述,也许您知道,或许从未听说过的育婴之道。让每位家长都成“宝宝”健康评测专家。
1、用BMI指标,监督宝宝成长历程,告别面对宝宝体重不知如何判断的年代。
   婴儿BMI(身体质量指数):身体质量指数即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单位为kg/m2。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6年最新婴幼儿生长发育标准中首次引入BMI指标, 是对婴幼儿发育理念的一大进步。BMI为评估体重与身高比例提供了工具,对于监控儿童的肥胖症非常有效。世界卫生组织有关人士称,这是评估儿童健康的一个重大革新。在这一体系中,明确指出了不同发育周期内宝宝的体重和身高变化的范围,便于父母随时对宝宝发育是否正常,都有一个明确判断。结合BMI换算方法,非常容易评估宝宝某一体重值是否合理。
    
2、用宝宝体重变化,判断宝宝健康状况。
    专家提醒体重是孩子健康的重要标志,若孩子体重有规律地增长,说明孩子在这段时间内身体健康;反之,若体重不增或增长减慢,说明这时可能有喂养不当、患病或其他原因。
 
3、用宝宝体重数值作为参考标准,进行科学喂养。
新生儿
     新生儿出生后的2~4周内生长最快,按新生儿中等增长速度计算,每日增长体重在30克以上。如小儿出生时体重为3公斤,每日约需热能360~300千卡.蛋白质:新生儿时期处于正氮平衡状态,不仅要求相当高的量,而且需要优质的蛋白质。母乳为新生儿提供了高生物价的蛋白质,如果按母乳喂养时,每日每公斤体重需要蛋白质2克,而以牛乳为蛋白质的来源时则需35克,而以大豆及谷类为蛋白质的来源时则需4克。如初生小儿为3公斤,每日需蛋白质6~24克。
    满月后要重新计算每日牛奶摄入量
    简单计算方法:婴儿体重每2千克体重一天一瓶牛奶(市售鲜牛奶)。如婴儿体重6千克,每日的牛奶量为3瓶。
 
 
 
随时欢迎,就宝宝健康发育话题进行提问。我会问尽量解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