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城勿扰 · 游走在风化边缘】

标签:
马尼拉malate风化市井原创摄影 |
分类: 水为刀视角 |
半年时间六次往返马尼拉,唯一不能忘却的是Malate。
时间过得不紧不慢,就像风车自由自在地随着风一会儿朝东一会儿朝西,兀自转动着,什么时候停了,也没有过多的在意。但时间之轴却始终钉在内心深处,不曾漂移。这种感觉在Malate尤为强烈,就如同我异常偏爱哈尔滨的老道外,丝毫不带伪装的市井百态,让人感到一种从容和坦然。
马尼拉是个不折不扣的不夜城,就是到了凌晨依然车水马龙,Malate更是如此。
早晨一起床,我便会来到Tune对面的苏州点心店,吃一碗台湾牛肉面,再点一杯永和豆浆。老板夫妇都是华人,平日里不苟言笑,男主人早上都会坐在最里面的一张餐台上专心地写着毛笔字,餐厅的墙上挂着他的手迹,还有一张范曾的人物画,只是尺幅缩水了不少,应该是仿品不假。由于来的次数多了,店里的“阿黛”(菲语:对小妹的称谓)已经很熟了,你说中文她也能听个八九不离十,上菜和埋单的速度都比别人快。
Tune的楼下入口处,开着一家24小时便利店,外出拍片时我常到里面买袋装的芒果汁带在身边,7.5元披索一袋约合人民币一元出点头,比瓶装水还便宜,店里面的面包和咖啡也是我喜欢的。住在Tune的老外,早餐很多都是在这里面解决的。
罗哈斯大道上,马尼拉湾落日的光芒渐渐褪去之后,在Malate Church附近的几条街道,早早的就被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晕染得无比暧昧。鳞次栉比的娱乐场门外浓妆艳抹的女郎肆意地抛洒着秋波,丝毫看不出逼良为娼的不堪。以我手中相机强大的高感功能,完全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捕捉到她们放浪的形态。然而,出于冥冥之中的一股恻隐之心,最终我还是没有按下快门,给她(他)们留下最后一点尊严。
每次住在Malate,我已经习惯了清晨外出拍片,我觉得这时才是脱去假面的真实的Ma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