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夷村事之下梅记忆】

(2013-04-01 00:57:16)
标签:

武夷山

下梅

春节

纪实摄影

文化

分类: 水为刀视角
【武夷村事之下梅记忆】
P1

 
我问过那些到过武夷山的朋友,对下梅古村的印象如何,许多人是一头雾水。反过来他们会问我:下梅有啥好玩的?是的,下梅有啥好玩的?

这里没有秀丽的玉女峰,没有上奢下仄的大王的垂青,更没有铁板怪横插一脚。下梅溪也没有委蛇般的九曲溪那么妖娆,以前,下梅溪也漂竹排,不过排上载着的是茶而不是穿着橘红色救生衣的游客。
 
村里又新开了几家茶店,卖古董的那两个商家生意却愈显得萧条,夫妻打铁铺没活儿的时候也总是关门大吉。小姐绣楼早已人去楼空,婆婆门的故事编得并不太高明。下梅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忙营生去了,基本上都不住在村里。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们,常常聚集在邹家大院前的人工运河两旁的风雨长廊里,卖卖家里种的时蔬、唠唠嗑、打打牌什么的。
 
运河边的上的乾坤二井相距数十米,水色依然清冽,但我从未见人在此取过水。唱山歌的阿伯出场费由两年前的20元涨到了100元,没有什么“国五条”会管得了这事儿,也没有听说那个游客为听老伯唱山歌而假离婚。所以,这里的人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日子过得不紧不慢,传统、守旧倒也悠然自得。

近些年去下梅多是陪朋友去的,因为去的次数多了,也就没了新鲜感。有时也就会赖在一个地方发呆,戴上耳机听听手机里的音乐,懒懒地拍上几张片子,逗逗村里的孩子,喂喂狗儿。偶尔有一队旅行团从身边鱼贯而过,听着导游绘声绘色地讲解,我很快就能判断出这导游有没有“偷工减料”,顶多也就会心一笑,不太去理睬。

下梅远没有西递、宏村那么灯红酒绿,那么有规划,那么有心机;也没有像婺源一带古村内外摩肩接踵、人头攒动。前两年就听说这里要改造成影视基地,依然我行我素地过着田园般生活的村民们似乎并不以为然。全然没有了当年邹家与晋商常家大院联袂贩茶时的轰轰烈烈的景象,陆上万里茶路起点的喧闹早已被历史的烟云所湮灭,只是邹家宗祠的庄严一息尚存。景泰隆百年老商号的复苏也是这两年的事儿,哦,好久没见到啊占了,他家的茶是啥味儿,都快忘光了。

下梅还是之前的下梅,只是上次见到的狗娃儿,如今已经快是爷爷辈儿了,依然雄风不减,四处拈花惹草。


【武夷村事之下梅记忆】
P2



【武夷村事之下梅记忆】
P3



【武夷村事之下梅记忆】
P4



【武夷村事之下梅记忆】
P5



【武夷村事之下梅记忆】
P6



【武夷村事之下梅记忆】
P7



【武夷村事之下梅记忆】
P8



【武夷村事之下梅记忆】
P9



【武夷村事之下梅记忆】
P10



【武夷村事之下梅记忆】
P11



【武夷村事之下梅记忆】
P12



【武夷村事之下梅记忆】
P13



【武夷村事之下梅记忆】
P14



【武夷村事之下梅记忆】
P15



【武夷村事之下梅记忆】
P16



【武夷村事之下梅记忆】
P17



【武夷村事之下梅记忆】
P18



【武夷村事之下梅记忆】
P19



【武夷村事之下梅记忆】
P2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