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行江南·感受来自于苏南点滴的苍桑】


标签:
常熟老城宙宙李笛原创摄影文化 |
分类: 水为刀雁迹 |
平生第一次来常熟,之前对它的印象,也仅停留在“常来常熟”这句城市口号上。
年初,在哈尔滨有缘结识了常熟石梅小学的几位老师bobo、宙宙、一一。晚间茶叙中,聊到常熟,我大概只能讲出黄公望和言子这两位常熟“名人”,还知道有个沙家浜和不知真假的阿庆嫂。
临别时宙宙的一句“来常熟,常来常熟”,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一想自己居住的这个城市也,也出过帝师,历史上伟人还有那么几个,城市口号不出其右地来了一句“有容乃大”。
相比这个常熟,人家更不缺思想家、帝师、艺术家。论语中言子与他老师的对答,随便一句都如雷贯耳。但,常熟却轻轻地来了这么一句:“常来常熟”。
典型的四两拨千斤,就像久违的老友临别时的一句叮咛,语轻情深。常熟人有这么矫情吗?
烟花三月空,何不游常熟?看看去!
到常熟的当天晚上,在酒店匆匆用过自助餐。
在常熟的朋友们引领下,我们一行五人,钻进了茫茫的夜色里,在古街旧巷穿行。
寂静的巷子里,只有我们几位发出悉悉索索的脚步声。特意赶来的,《常熟记忆》的作者李笛兄,边走边介绍,详细、客观,且很有专业见地。我的脑海里不禁冒出一个词儿来“带路党”,忍不住给说了出来,引来大伙儿一阵嬉笑。
同时,也把警察给“召”来,小巷深处忽然冒出一辆警用摩托,红色的警灯一闪一闪的,看得我眼皮子跳。警车从我们身边蹭过,夜暗中,无法看清他的眉目。
直到以后几天,在常熟见到警察我都会多看两眼,我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在我见到的常熟警察,个个都是和蔼可亲、白净帅气,我曾用慈眉善目来形容他们,常熟的朋友们也都认同我这个外乡人的感觉。
由于有“带路党”的指引。
第二天,我按图索骥,凭着多年的经验,开始了对常熟的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