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梅香·吸尽江流不肯回】


标签:
鼓山吸江兰若梅花原创摄影 |
分类: 水为刀视角 |
P1
清代的《鼓山志》记载:吸江兰若,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僧成源同里人建。
这个成源便是当时的涌泉寺监寺、河口小万寿桥的倡建者。据明崇祯进士林之蕃于清康熙二年(1663年)在《吸江兰若记》石刻中记载:吸江兰若始建时,舍利窟一带还是“竹篱草舍樵夫农妇,熙熙相聚,宛然武陵源”的村落,直到康熙年间才“兵燹存臻,人烟断绝,向之林落,荡为荒丘尽矣”,后“永和尚购归常住,令苦行者垦辟,莳蔬果以供僧。但所依数椽犹山邙故物,敝朽已甚,居者不安”,永和尚死后,“其徒罗信潮一新之,凡五间两榭屏,卫以垣墙”。永和尚即明末清初的名僧、涌泉寺第九十四代住持永觉元贤禅师,吸江兰若建成后的第二年,永觉元贤禅师圆寂,享年79岁。
据《募建鼓山舍利窟吸江兰若碑》记载,同治五年丙寅(1866年),因吸江兰若“寝久而圯,其地租人,栽种地瓜”,鼓山涌泉寺第一百十八代住持净空禅师“自措已资,给还租值,而归地于寺。募化建筑文殊殿、净业堂等处,于七年戊辰(1868年)春落成,仍如原建所称。
如今,这鼓山幽谷中的吸江兰若与相邻的相怀梅园,又复植了上千株梅花。旺春之际,引无数游人竞相前来赏梅。原有的那份清静,“一入空山万虑灰,闲花了乱竹门开”的禅境,还能保留几分?
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