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纪事·教堂魅影】


标签:
哈尔滨三江客天主堂原创摄影 |
分类: 水为刀视角 |
由于忙于跨年诗会,之前两天一直没空与博友三江客见面,元旦上午,在会场终于与三江客见面了。
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走到现实中来,感觉就像久别的老朋友,更加情切。东北兄弟的好客与豪爽我早已领教过了,故也就不矫情,客随主便。“二人世界”的午餐好解决,胡兄(三江客)说是中午吃火锅吧,吃完我领你转转,拍拍教堂什么的。吼吼,说实话,我对哈尔滨的传统炭火锅涮羊肉那是情有独钟的,也就毫不客气地“就范”了。
从天鹅饭店会场出来,当车行驶到果戈理大街附近,我的记忆逐渐愈发的清晰。我们在革新街与果戈理大街交接处附近下的车,一下车。我就笑了:“胡兄,你该不会请我到‘炭香火锅’开涮吧?”
“你知道这地儿?”三江客一脸的狐疑。
“这世界太奇妙,一年前我第一次来哈尔滨,李军兄请我吃的第一个晚餐,就在这儿,而且,之后又来过一次”。
由于两次都是天黑了来,所以,都没能拍下边上的这座精美的建筑。
边吃边聊,话题转向哈尔滨的建筑。在通江街出生和长大的胡兄,供职于民主党派,前些年一直负责接待工作,对哈尔滨的风土民情可谓是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一年前,见我拍了索菲亚教堂,其他的教堂被“忽略”,这次有心带我来个“教堂游”,首站就是这座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士课街的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该建筑面积1005平方米。建于1931年。据查,原来是一座东正教堂。为典型的俄罗斯式建筑,砖木结构,平面呈十字形对称布局,正门西向。上下两层,上层为宗教活动场所,下层是主教、神甫工作和食宿的地方。屋顶有巴洛克式塔楼、著名的克里姆林宫洋葱头式钟楼和天主堂,钟楼、塔楼和天主堂上方各有一枚十字架。
80年代后重修后,阿列克谢耶夫教堂不知为何改为了天主堂,有黑龙江省天主教爱国会、哈尔滨市天主教爱国会和黑龙江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标牌订在墙上。大门紧锁,无法入内,只好在边上瞎转悠了。
阿列克谢耶夫,你还能活上一百年、两百年或许更久,陪伴在你身边那些钢筋水泥丛林还能生存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