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村·黑龙江上捕鱼人】
标签:
捕鱼人李军闯关东北极村原创摄影 |
分类: 水为刀雁迹 |
北极村若大一个北望垭口广场安静得出奇,靴子踩在雪地里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让我至今都觉得是一种享受,就好像炎炎夏日里嘴里嚼着水果冰沙。
黑龙江的源头就在西面不远处,江面已经冰封,远远的望去,江中心有两个人影在忙活着什么。
在一阵好奇心驱使下,下到冰面,冰层上覆盖着厚厚的雪,一脚下去,满心的忐忑。
江中心的两个人越来越近,是在凿冰窟窿捕鱼的。老远就招呼过去,对方有了回应,是一位大妈和一位大爷在劳作。“大妈,你越境啦”我开玩笑地说,“没事的,到不了”大妈笑呵呵的答到“这是咱们的地盘”。
本来嘛,再往北去到外兴安岭本来不都是咱们的吗,北望垭口,北望何处?
本以为他们是两口子,聊着聊着才知道是两家人。大爷姓吴,40年代初从山东闯关东辗转来到了漠河,这辈子靠捕鱼种地为生,就再没有离开过这块黑土地。
说话间,我和李军兄不约而同的开始惦记起大妈身边的一个白色编织袋。话说到漠河的那晚,进了一家餐馆,点菜时,我随口问了一下两只巴掌大的非洲鲫鱼什么价,回答“150元!”吓的我拽着李军兄和漠河的谢兄就往外门外钻。
这编织袋里可是装着刚捕上来的黑龙江鳇鱼、哲罗、细鳞、重唇啊,赶紧和大妈套老乡,结果大妈说“俺是河南人,他才是你们山东人”。可不远处,大爷的渔获仅仅是可怜的三条啊,一咬牙一跺脚,“大妈,这些都买了,您开个价吧”。
一边说着一边我把编织袋里鱼都倒了出来,一数,43条!
大妈真是实诚人,开出的价,我们还还了价,至今我的心里还有点儿过意不去,什么价,这里还是不说的好了。最终,集结号一吹,连吴大爷的那三条也未能幸免,一块兜走,免得它们落单。
当天中午,一盘椒盐,一般红烧,46条小鱼就这样游进了俺们的肠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