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触觉&错觉

(2009-12-02 01:30:29)
标签:

鬼画符

视障

卢浮宫

触摸

错觉

文化

分类: 水为刀散语

触觉&错觉

 

触觉&错觉

    

    《触·觉——法国卢浮宫品摸雕塑艺术特展》11月20日起在福建博物院向市民开放,这消息是十几天前在车载收音机里听说的。当时并没有太在意,心想不会又像前几年某房地产商搞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油画展一样,赝的厉害吧?!

 

    今天,几位艺友所在的三月三书社在省美术馆举办《风、雅、颂》书画印展。接到通知,捧场自然免不了的。由于睡迟了,到得时候他们已经在开研讨会了,不大的会场已是人满为患。好在刚签完到,遇键汶老弟,寒暄几句,算是向诸位报到了。便逐幅作品品过去,自以为态度是端正的。我是一个手懒的人,闲来无事时,读帖的时间远多于临帖的时间,追求师古而不泥古。但还是有些“大作”,也许是太高级了,着实让我云里雾里的看得直头疼。

  

    书也罢,印也罢,总得让人看得懂吧。否则,与鬼画符何异?这是文艺作品取向问题,一言难尽,在此就不多说了。

 

    出了展厅,福州的天灰蒙蒙的,情绪似乎有点儿低落。挨着美术馆的就是博物馆大楼,忽然记起卢浮宫这档子事儿,便拾阶而上,过一道形同虚设的安检门,有工作人员示意在登记簿上留下大名。

 

    由于事前没有思想准备,故进门后首先十分认真的学习了一下此次展览的相关介绍:此次展览以“雕塑中的律动”为主题,展出的24件雕塑品,18件来自法国卢浮宫,均为公元前2世纪至19世纪西方经典雕塑的复制品;6件来自福建。展览的特殊之处在于,采用了“全新手感触摸”形式,热爱艺术的广大民众及视障人士都可以亲手触摸到参展的24件雕塑品。

 

    展厅里还真有人摸,可我看他们的视力一定不比我差。也许是平时摸寿山石太多缘故,对没有质感的物件早已失去了兴趣。大理石的原作已被泛着贼光、冷冰冰的的玻璃钢复制品所替代,如果不是视障,谁给我一个去摸它的理由。而据说,除开幕那天请了一些视障人士来兑付一下新闻媒体,之后就鲜有此类人士登门。

 

    既来之这安之,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呵呵,有了!值得称道的是,这个展览的展品与灯光的呼应还是下了一定的功夫的,尤其是断臂的维纳斯脸部的右颧骨居然打出了十分专业的伦勃朗光,就当给自己上一堂摄影实践课吧。

 

    不过聊以自慰的是,本次展出的六件本土作品,居然有两件出自好朋友程俊华、张文霞伉俪之手。虽然在他们的云雾山庄早就欣赏过了,但在此见到,倒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触觉&错觉            阿芙洛荻特---米罗岛

 触觉&错觉

       博尔盖斯的竞技勇士

 触觉&错觉

       系紧脚后双翼的墨丘利---让-巴布蒂斯特·皮卡里

 触觉&错觉

       女舞者

 触觉&错觉

       叛奴---米开朗基罗

 触觉&错觉 伊卡尔倒地---保罗-安布鲁瓦兹·斯洛兹

 

 触觉&错觉

 驯马的女骑士---让-雅克·佛歇尔

 触觉&错觉

       张弓的士兵

 触觉&错觉

       哎呀哎呀---张文霞

 

触觉&错觉

       衡---程俊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