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峰阅无边(4)---在那东方山顶

(2009-11-08 19:00:55)
标签:

帐篷

赏月

扎木聂

冰川风

天窗

第二台阶

分类: 水为刀雁迹

峰阅无边(4)---在那东方山顶   

    珠峰冒头仅仅只有5分钟,就又“缩回”云乡里了,回帐篷前我还不忘阿Q似的丢下一句话:“今晚整个大本营就我们几个人有眼福,看见珠峰脑门了”。也确实整个营地,就我们几人傻乎乎地站在乱石滩上瞎激动一番,其他人都在干嘛,不得而知。

    两位MM也许是之前闹得有点过了,头又开始疼了,卓玛帮她俩掖好被窝,早早地安顿好她们去睡了。  心有不甘的我,坐在火炉前盘算着下一步行动计划,小羊羊在摆弄我的相机,一会儿问这一会儿问那的。

    上珠峰大本营之前,就听有驴友不无遗憾地表示:如果不是万恶的高反,在大本营拉B门拍旋转星空,那PP效果一定奇幻无比。可今晚星空一定是没戏了,昨夜住在日喀则,一轮皓月挂在窗前,照得窗帘明晃晃的,一觉醒来我还以为天亮了,一看表,NND才凌晨四点多。

    咦,何不出门赏月去!?

    “从那东方山顶
       升起皎洁月亮
       未嫁少女的面容
       时时浮现我心上 ......”
是不是有点熟悉,还是仓央嘉措。当初听到谭晶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绎的《在那东山顶上》时还真有点不以为然,心想不就是有那么一座山上挂个大饼似的月亮,煽哪门子情嘛,一个山西大妞咋不整点梆子呢??

    然,此时此地,我知道错了。此时此景,感受唯有自知。

    以下三幅照片拍摄时间分别为:21点、24点和临晨4点30分。

  

峰阅无边(4)---在那东方山顶

 

峰阅无边(4)---在那东方山顶

   

峰阅无边(4)---在那东方山顶

 

    大本营的风时刻拍打着帐篷,犹如远征的马队,在你身边急驰而过,显得有点凌乱,有点摄魄。小羊羊也经不起这一天的折腾,猫一般地蜷到被窝里去了。

    接近午夜时分,营地的另一头隐隐地传来了节奏感极强的扎木聂琴声和藏民的歌声,仔细听来像是有人在表演“堆谢”。披上冲锋衣,幽灵般地摸出帐篷循声而去,但见,不知哪里冒出来的一群藏族青年与十几位老外正在开篝火晚会。

   

    十几年前,在九寨沟藏民家的天台上曾经参加过这样的一场篝火晚会,至今难以忘怀。一来是感叹藏民牦牛般彪悍的体魄,那锅庄舞从8点多可以几乎不停地跳到下半夜。二来心疼银子,因为事后才得知,别人只花了400烤了一只全羊,而我们却花了1200。

    营地的夜晚是姗姗来迟,气温却快速下降至0°左右,但奇怪的是并不觉得冷。风吹在脸上,干干的,完全没有南方冬天阴风刺入骨髓的湿寒感。

    在海拔5200米别说跳舞,就是路走得快一些都会明显感到不适。篝火边上的藏族同胞弹奏着扎木聂,唱着藏歌。老外们看上去挺陶醉的......

   第一杯美酒,献给即将远行的朋友,祝愿朋友一路平安、扎西德勒秀
  第二杯美酒,献给尊贵的朋友们,祝愿朋友吉祥如意、扎西德勒秀
  第三杯美酒,献给美丽的家乡、祝愿家乡繁荣吉祥、扎西德勒秀......

   想必他们一定是付了不菲的费用,加上不才天生的舞痴(是痴呆的痴),而锅庄舞又是同手同脚的,让我跳就太喜剧啦,整个一个卓别林。所以,还是,谢绝了他们的盛情相邀,回房睡觉喽!

    自从到了高原,这生物钟似乎也与时俱进了,一天都只睡不到5小时,早上都在4点多就醒了。为什么?至今也没弄明白。

    凌晨4点,就醒了,翻身下地,见原先盖在最上面厚实的牦牛毡不知什么时候掀到了地上,呵呵,血有点热。两位MM睡得悄无声息,小羊羊温柔而均匀地打着轻酣。又是独自一人来到了帐篷外,营地就像洒满了碎银,抬眼一望,昨夜的那轮圆月正好嵌在前方的山梁上,照得雪山犹如白昼。于是,翻身回房取出相机,还在调整着相机参数呢,寂静的营地传来了一阵踩在碎石子上发出特有的“嚓嚓”的脚步声,一个身影正向我们的帐篷款款走来。

     “大哥,起的好早呦”,原来是卓玛。“你也起的这么早啊?”我十分惊讶。

     “怕你们冷呀,来给你们生炉子”卓玛轻轻地答道。

    片刻,珠峰饭店帐篷顶上的烟囱冒出了大本营里黎明的第一缕袅袅炊烟,我的心跟着一片温暖。

    在回拉萨的路途中,多年来一直在照顾卓玛生意的司机老张,向我述说了关于她的许多许多,都写出来,能码成一本书。简而言之,来自珠峰脚下扎西宗乡的卓玛是个生活坎坷、心地善良的好姑娘!衷心地祝福卓玛,扎西德勒......

 

峰阅无边(4)---在那东方山顶

 

峰阅无边(4)---在那东方山顶

 

    不知不觉走出了营地,来到了一片河滩上,绒布河里的冰山融水冰凉刺骨,掬一捧洗把脸,不由地打了个冷战,一股清气直贯头顶。心想阿三最近不是吵闹说咱们在西藏修大坝,断他们的水源吗?大爷我补点给你,三天后恒河里就有咱老刘家施的肥喽。

    关上“风门”,找了一块板凳大小的鹅卵石面朝珠峰坐下。山谷左右两侧的山坡上,云雾正在快速升腾,变幻无穷,在晨曦的映照下,犹如赤炎在燃烧。 珠峰前更是云浪翻滚,向山谷西侧飞奔而去。哈哈,这可是典型的冰川风中的山风,有戏。

    时间在飞快地流逝,转眼又过了一小时。上观景台的早班车7点半准时发车了,而我却丝毫没有上车的打算,跟泥塑似的眼巴巴地呆望着珠峰方向。7点35分,忽然,浓密的云雾在珠峰8680---8700米的魔鬼关“第二台阶”至峰顶间开立一条缝隙,而且在渐渐地张开。而此时,上观景台的中巴刚消失在我的视线里,由于山坡的阻挡,车上的人一定是见不到那一美妙的瞬间了。

   “快出来啊,珠峰开天窗啦”我回身朝帐篷大声地喊叫。都出来了,所有我认识的人。

    一切都来得如此神秘,去也一样的无法预知。5分钟后,“天窗”悄然关闭,珠峰再次陷入一片混沌之中,真是欲裸还休,放花无语。

    开往观景台的中巴车,这时还在路上。

 

峰阅无边(4)---在那东方山顶

 

峰阅无边(4)---在那东方山顶峰阅无边(4)---在那东方山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