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昨晚的《图兰朵》,我似乎要忘了什么是下里巴人的阳春白雪。
这是我第一次现场完整地看完这部普契尼未定稿的遗作,整晚沉浸在《茉莉花》的主旋律里,伴着卡拉夫的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只有做陶醉状,才显得比较应景,以至于时常忘了或是不敢按动相机的快门。
其实《图兰朵》的剧情并不复杂,源自于阿拉伯童话《一千零一夜》。故事情节大致是:
元朝,虎年。公主图兰朵为了报祖先陆玲公主被掳之仇,下令如果有个男人可以猜出她的三个谜语,她就下嫁给他;如猜错,便处死。三年下来,已经有数十位不知深浅的二百五丧生。流亡中国的鞑靼王子卡拉夫(Calaf)与父亲铁穆儿和女奴柳儿在北京城重逢后,即旁观了猜谜失败遭处决的衰人--波斯王子和亲自监斩的图兰朵。这位鞑靼王子一时不知搭错了那根神经,当即对图兰朵公主一见钟情,色从胆边生,不顾父亲、柳儿和三位元朝大臣的反对,前来应婚,并理所当然地答对了所有问题,原来这三道谜题的答案分别是弱智的“希望”、“热血”和“图兰朵”。
(看到这儿,真为这三年来的冤死鬼感到比窦娥还冤。)
但中国公主图兰朵毫无诚信,拒绝认输,向父皇耍赖,不愿嫁给卡拉夫王子。于是,这个折腾完奥斯曼土耳其后又折腾了一回莫斯科公国的兀鲁·穆罕默德后人展现了他的贵族范儿,也出了一道谜题,只要公主能在天亮前知道他是谁,自己不但不娶公主,还愿意慷慨赴死。老羞成怒的公主下令,全城漏夜搜索有关卡拉夫的线索,戏剧化地捉到了王子的父亲铁穆儿和女奴柳儿,并对柳儿处以夹刑(这点小玩意儿与<风声>里的绳刑比,那可是小巫见大巫喽)。柳儿不堪,夺过士兵的短剑切腹自尽,从而保守了秘密。保全了卡拉夫;卡拉夫义愤填膺,愤怒谴责图兰朵残忍与血腥。
天亮时,公主尚未知道王子之名,说时迟那时快,王子熟练地、很MAN地揽过图兰朵并强吻了她。
吻,融化了她坚冰般冷酷的唇.
爱,征服了她邪恶且变态的心。
随后,王子把真名告诉了一时不知所措的中国公主。一脑子浆糊的图兰朵并没公布王子的真名,反而公告天下答应下嫁王子,王子的名字叫“爱(Amora)”。
鲁莽的英雄主义与泛爱主义,在此得到了升华。
OH,My
God!
研究西方戏剧不是我的强项,但以一个中国人的角度来看该剧的剧情,简单的可用两个字来表述:“荒诞”!但他却是完美诠释了西方文艺的自我和对东方神秘古国的一贯无知与成见。远离华夏中原的喀山汗国鞑靼王子用他的大无畏与智慧,征服了桀骜不驯、唯我独尊的中国大元公主。已驯化了的可怜的图兰朵,从小四书五经没少读,男女授受不亲没少受教育。那经得起卡拉夫如此不按牌理出牌的一吻。呵呵......就这样被你征服
切断了所有退路
我的心情是坚固
我的决定是糊涂
就这样被你征服
喝下你藏好的毒
我的剧情已落幕
我的爱恨已入土
就歌剧而论,不能不被普契尼的才华所折服,其贯穿全剧的大家耳熟能详的扬州民歌小调《茉莉花》曲调元素,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大家全给和谐了,尤其是哪首脍炙人口的《今夜无人入睡》。
一场歌剧大餐,音乐就是音乐,也甭想太多了。
饕餮之后,也爽,也累,今夜无人不入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