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雨同行之武夷茶宴

(2009-04-26 00:48:26)
标签:

武夷山

特产

红茶

八仙过海

幔亭招宴

众口难调

分类: 水为刀雁迹

风雨同行之武夷茶宴

梵谷食话:

    我回来了,从武夷山。

    一肩挑着平面媒体,一肩挑着电视媒体,七个日夜武夷茶之旅紧张而又充实。光锐兄、老弟陈功可以说是第一次在我面前展现了他们超级的职业素养,尤以光锐兄面对武夷山市政府各级要员的那种不卑不亢的淡定从容、思维缜密;分寸拿捏之恰到好处,让我叹为观止;老弟陈功面对镜头要求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以至于为拍一个茶艺表演的特写镜头,甚至要求助手取来尺子,规整所拍的一排茶盏。详细情况,在此不便赘述,谨记之,有待后续。
    为什么一回来,什么都不写,却先写吃的。呵呵,民以食为天嘛。

    清明过后,武夷茶陆续发芽,一年的茶忙季节就此开始了。而此时也正是品尝“武夷茶宴”的最佳时段,因为新鲜茶芽是重要的原辅材料。

    光源君得知我们一行即将结束此次武夷之行,执意要为大家饯行。于是乎,呼啦啦我的一大帮弟兄“欢聚一堂”,有媒体的、有“户外”专家、有做岩茶的茶人兄弟、有正山小种的茶人兄弟,独缺光锐兄。因为表弟结婚,他不得已,先行一天打道回府,也只能下次再补了。

    武夷山有三大名宴,既“幔亭招宴”、“文公宴”、“武夷茶宴”。前者不是过于传奇、价格不菲,就是过于讲究、原料难寻,只有“武夷茶宴”既简单易行,就地取材,又暗合茶文化之本源“清、静、俭、和”。

    茶宴的最大特点是:既把武夷山特产的乌龙茶、红茶入膳,也将原汁原味的绿芽纳入菜肴。红茶热烈,乌龙茶中庸,绿茶清凉。客人可以各取所需,不亦乐乎?但是......中国饮食文化这东西博大精深,众口难调;各店家的职业和道德水准又参差不齐。品尝“武夷茶宴”,诸君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哦。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在武夷山,各家“茶宴”各有特色。并无固定菜谱,菜名也不尽相同,属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类的。至于是否名副其实,只有自己亲身体验后,再下结论,我就不越俎代庖啦。

    下面一组镜头,取自位于三菇战备路旁的××山庄【为避免有广告之嫌,特隐去店名,还望光源君海涵】风雨同行之武夷茶宴

                                     第一道:春满茶园

风雨同行之武夷茶宴

                                       第二道:太极茶羹

风雨同行之武夷茶宴

                                      第三道:奇蘭香薰鱼

风雨同行之武夷茶宴

                                     第四道:佛手罗汉

风雨同行之武夷茶宴

                                       第五道:水仙珍珠

风雨同行之武夷茶宴

                                     第六道:乌龙长寿鸡

风雨同行之武夷茶宴

                                        第七道:九龙护鼎

风雨同行之武夷茶宴

                                       第八道:正山小笋

风雨同行之武夷茶宴

                                       第九道:九曲山药

风雨同行之武夷茶宴

                                       第十道:北斗蛙鸣

风雨同行之武夷茶宴

                                     第十一道:肉桂烩山菌

风雨同行之武夷茶宴

                                      第十二道:岩骨茶香

风雨同行之武夷茶宴

                                     第十三道:红茶汤圆

风雨同行之武夷茶宴

                                       第十四道:茶乡时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