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攻艺随笔

(2009-04-13 17:19:34)
标签:

附骥

险山恶水

方寸

转流

碑额

法物

玉筋

分类: 水为刀印痕

攻艺随笔

梵谷印话:

     发端于明中叶文、何的文人制印,至今已五百余年。印章艺术发展百花绽放,历时递进,绵延不衰。尤以皖、浙诸流派及西泠印社这样的专门印学团体的出现,摆脱之前书画之附骥。道中翘楚立于秦汉古雅之基“触类旁通,上追钟鼎、法物,下及碑额、造像”,携古朴意趣,频频“越轨”自成一方大家,远不止“胸有数百颗汉印则动手自远凡俗”之追求。纵观近现代印坛,群星荟萃,叹为观止。

    多年的临摹与创作实践,潜移默化,逐步形成了我目前的篆刻语言,更贴切的说是我的印章艺术追求目标,既:飞转流宕,虬劲畅快;外刚内柔,铁骨玉筋。

    篆刻虽为小道,既为道,何必在乎道之大小。篆法、刀法、章法,最终还是要服务那小小的方寸印面,布白、刀趣、笔意更是缺一不可。每当我拾起刻刀,时间仿佛为之凝固,那美术化的视觉阐释,恣肆挥洒的气韵开合,刻画于握中之盈盈方寸,形成“印风”,拂送久远上古之讯息,追绳冥悟奇崛之情趣,令人畅快淋漓。以至于有时为求效果,常常数异印稿,甚至十数异其稿,四五个时辰身不离位。先人将追求艺术之路谓之为“苦旅”,我却不以为然,诚如寄萍老人所云:“篆刻,痛快事”。

    时下“印风” 有如芳林新芽催陈叶,时代的审美情趣无不与时俱进。

    故印外修习,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常令我辗转反侧,夜半梦回。有闲之日,总想群书典籍、网络媒体、险山恶水、巷陌古厝,俱宜遍览。储木于山野,育鱼于渊泽;书到用时,方能惟我所取。方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将殚精竭虑而逐之。

    是为自序。

   (为将出版的印选作序)

  

攻艺随笔

 

攻艺随笔

 

攻艺随笔

 

攻艺随笔

 

攻艺随笔

 

攻艺随笔

 

攻艺随笔

 

攻艺随笔

 

攻艺随笔

 

攻艺随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闲章※闲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