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医疗怎么了?

分类: 精彩转贴 |

刀郎最近发行的《罗刹海市》里,提到了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曾经把哲学思考比作潜水:
人在水中时,天生就有上浮的趋势,只有通过努力才能达到水底。
医药医疗反腐,恒瑞接近跌停...
资本市场反应过激吗?
恒瑞22年221亿营收,净利润39亿,销售费用73亿,扎眼的数据背后意味着什么?
这可是中国上市药企的头部,技术含量体现在研发费用近50亿,也抵挡不住“关系”吗?
如果按照这样的营收和销售费用占比,中国万亿市值,几千亿市场的医药医疗,其中有多少沉淀在“关系”里?
不是恒瑞的错,究竟是谁的错呢?
医药的杀跌源于集采,刚开始政策出来并没有引起投资人的重视,甚至有人认为利好头部研发型药企,现实总以某种残酷来宣告它的正确性:
曾被认为是下一个恒瑞的甘李药业上市被炒到200腰斩到100再腰斩到44,集采厉害吗?
集采不够,加上反腐,会多厉害?
中药没有研发费用被投资人奉为“圣经”,你看赚到的钱全部落入公司,不去研发多好,但是不在外部卷,就要在内部“卷”起来,中药1元成本如果卖5元,其中可能3元是销售费用,卷不卷?
任何一个市场卷的结局都是利好消费者,除了医药医疗...
最后买单是老百姓,前段时间病人网上吐槽,一个感冒药店开了800多的药,其中大部分是吃了也白吃的中成药...
每个人都看看自家小区,不管多大,排了多少药房,更夸张地是前后门核心地段,都有一家“把守”着,需要多少成本支撑着?
那反腐把成本降下来,不是利好吗?
投资人的逻辑总是屁股决定脑袋,难道销售费用多不应该是卖不出去,额外“透支”出去的吗?
更何况为什么双剑合并了呢?再深入一下:
是不是我之前说的集采是为了消费者考虑,更为的是日渐消瘦的自家口袋—医保账户,这才是核心中的核心,其他都是其次,前文提到的800元药,如果开了8元,甚至不开,营收都没了,你说药企没有了销售费用是好还是不好?
政策不是为了打压,是为了肃清,都是大家长的儿子,只是到时候该是改善环境,更重要是为了更好更健康发展...
利好真正有竞争力的公司?长期...
如果像恒瑞这样的优秀药企,营收掉下来,销售费用也下来了,直到达到平衡后,才是投资人的福音,也许到那时候,才能医保,医院,医生,患者,药企,投资人的多赢,现在谈利好,为时过早...
浮出水面最好的方式是:什么也不做…
等到那一刻的来临,正如白酒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