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底部与结构性底部

分类: 大势妄断 |

判断股市属于哪一个类型的底部,对于做个股、买基金、买各类结构化理财而言,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可谓是下单之前的第一步。
我一直强调,现在的A股,就算见底了,也就是个结构性底部。和【系统性】底部有本质区别。
股市的结构性底部和系统性底部有什么差别?依靠哪些指标来分辨?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又什么意义?今天就花点笔墨探讨一下。
系统性底部的特征:
(1)沪深300股债性价比(PE倒数/十年国债收益率)达到3.0~3.5,或者,股债利差达到5-6%
(2)大盘成长/大盘价值/小盘成长/小盘价值四大风格指数都在历史底部估值;所有股票都很便宜,集思录温度计<=10
(3)上一轮牛市里最强势的品种完成最后一跌(例如:2018年10月的茅台)
(4)6-7年等一回,后续赚钱效益明显,值得普通投资者重点参与
(5)可转债转股溢价率中位数<20%;大量转债破百
结构性底部的特征:
(1)沪深300股债性价比达到3.0~3.5,或者,股债利差达到5-6%
(2)大盘成长/大盘价值/小盘成长/小盘价值四大风格指数,仅部分见底,并非所有股票都很便宜(集思录温度计>20)
(3)上一轮牛市里最强势的品种,泡沫仍未消化干净。套在里面的资金时不时尝试拉高出货
(4)后续仅部分板块/行业有赚钱效益,投资者很有可能遇到“赚指数不赚钱”的困扰
(5)可转债转股溢价率中位数>20%,破百转债数量少
根据这些标准,我们来研判一下当下的市场:
(1)截至2023/07/27收盘,沪深300股债性价比为3.22,至少属于一个底部价位。
(2)从PB角度看,大盘成长并不在底部位置
而且,并非所有股票都是便宜的状态,集思录温度计在31。指数冷、个股热是近期的常态
(3)上一轮2019-2021行情的强势品种,“宁茅“,仍有资金强势托盘。
(4)总共503只转债里,仅有13只低于100元,转股溢价率中位数达到37%。
这还是在出现退市转债(蓝盾)的前提下!说明市场情绪并未降至谷底。
种种迹象表明,2023/07的当下,是一个A股的结构性底部,后续演绎出大行情的概率几乎为0。
即使大盘上涨,买错了行业和板块,很有可能赚指数不赚钱。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仍是困难模式。
最后,附一张最近十年各类底部/顶部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