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对中国电动车产业链特别是比亚迪的影响多大?

标签:
通胀削减法案中国电动车产业链 |
分类: 看盘日记 |

根据《通胀削减法案》相关条款规定,美国政府将向购买新电动以及二手电动车的消费者,分别提供7500美元以及4000美元的税收抵免,前提是车辆最终组装必须在美国本土,或是与美国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进行,且电动车电池的原材料占比40%以上必须来自北美。其中最夸张的条款当属针对中国的部分,即自2024年起,将全面禁用产自中国的电池组件,自2025年起,全面禁用产自中国的矿物原材料
第一
需要更加注意的是美国的盟友尽管对美国的这部法案也不满意,但不排除他们最终在面对中国电动车行业的优势产业链采取一致的行动,则显然对整个电动车产业链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第二,长期看,中国电动车产业链能否继续保持技术先进和成本最低才是关键。
美国的这部法律,名义上是反通胀,实施起来会加大美国的通胀水平,其根本目的是并不是国际贸易的成本比较优势减少美国民众的支出,而是以制造业回归,建立自己的核心产业链为出发点,政策本身为美国汽车行业资本服务,另外一个角度看,是美国试图防御中国汽车 崛起对 美国汽车产业的伤害。然而,这样的作法能否成功,其实中国的光伏行业 已经给出了答案。
第三,对中国电动车行业的打击和10年前对中国光伏行业的打击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目的都是为了欧美的相关的产业的生存和发展
当年对中国光伏产业几乎是毁灭性打击,因为全世界的光伏行业都需要政府补贴,而中国当时的光伏行业靠中国制造业优势,低成本的策略,主要是为了出口欧美的,欧美双反政策出台后,中国政府被迫采取成立专业的央企在西北,江浙一带直接投资光伏发电企业。使得光伏行业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起来,同时在技术,原料(早期美国瓦克)得到极大的发展,最终使得早期的德国,台湾,美国光伏企业全线死亡,目前全球20大光伏企业 中只有美国第一太阳能和韩国韩华外,全部来自中国。因为 国际产业资本的行为而不是政府决策行为才是决定行业发展的最终力量,任何资本都无法面对取消政府补贴 政策之后来自中国光伏企业技术成本规模的优势(何船夫的理论一样的)打击,即使在现在依然无法面对中国企业的优势。
目前电动车行业和当年光伏行业最大不同在于,可以不需要政府补贴生存和发展了。并且在技术,产业链的完善远比当年的光伏有优势。
第四:比亚迪的危和机
比亚迪在美国布局多年的兰卡斯特工厂,假如政策设计商用车领域可以关闭了,相关投资核减资产损失,而储能业务受到极大的影响,出口美国乘用车的计划无限期推迟。
假如欧美日联手限制比亚迪的发展,则比亚迪可以集中力量布局超级混动车型的发展,全球(欧美日外)以及本土打击欧美日燃油车以及电动车。
从更长远的角度,或者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或者放弃企业利益 和相关提锂优势企业的合作,从最根本的上游解决未来可能卡脖子的原料问题。
同时,美国的这部法律的出台,非常有可能引发国内民众对自主品牌的倾心,就如同新疆棉事件引发的对国产品牌的爱国热情 一样。
非常有可能的是,对未来苹果汽车进入中国预先关闭了大门,前提是以比亚迪为首的自主品牌当继续努力。取得汽车行业里的类似光伏巨头取得的技术成本的优势!征战全球。
第五。关于巴菲特减仓比亚迪的进一步看法。
巴菲特减仓比亚迪不重要,巴菲特减仓的原因才是关键,很多人认为巴菲特减仓比亚迪是因为估值原因,我一再保持怀疑的态度,因为2021年的1月份。比亚迪H股 最高就达到270港元,而芒格公开声称尽管 流鼻血的估值,还是愿意长期持有比亚迪。
而美国政府出台的这个法律,显然才是巴菲特卖出比亚迪的根本原因,你也可以说巴菲特凭着一个老人的智慧和敏感推测出中美关系复杂化的避险行为,你当然也可以说巴菲特早就知道这部法案,甚至可以说是内幕交易了!
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救世主,而比亚迪自强的刻在基因的价值观,才是我投资的根本。
降低预期,继续和比亚迪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