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农发展——白羽鸡中的战斗机

分类: 关注标的 |

结论:疫情后消费恢复或者消费刺激政策、猪肉价格上升、养鸡行业中小户加速出清,三重刺激鸡肉消费量,玉米、大豆价格在未来一两年内大跌会带来原材料成本的降低,肉制品这种较高毛利产品销量不断增加,改善圣农的总体毛利,总之圣农的销量、毛利将在未来大幅上升。目前最需要关注的是圣农能否挺过鸡周期低谷,圣农为了面对鸡周期借了十几亿,但应该不会太够,好在公司还有很多未用授信额度。
下面是正文:
2019年圣农实现种源突破,成功打断国外对国内白羽鸡种鸡长达几十年的垄断,同样是2019年,猪肉价格因为猪瘟和供给减少而大增,物价飞速上涨,鸡肉价格也在飙升,而圣农在19年迎来了价量齐升。
圣农在19年的业绩达到巅峰之后,随后迎来疫情带来的成本大幅增加,导致企业由大幅盈利转向小幅亏损。选中圣农的原因首先是养殖业周期底部反转,其次是它是白羽鸡的龙头企业,在成本控制和渠道上优势很大。话不多说,接下来从年报看圣农有无机会。
圣农主要产的是白羽肉鸡,白羽肉鸡是全球接受度最高的肉类品种,在全球所有肉类消费结构中其占比达到四成左右。同时,从占比结构细分来看,2021 年全球鸡肉产量约 9,990 万吨(主要为白羽肉鸡产量),猪肉约 10,148 万吨,全球鸡肉与猪肉产量已连续多年保持约 1:1 的比例。
从鸡肉本身的成长性来说,目前我国人均鸡肉消费量不足 10 千克,相较于美国接近 50 千克的人均鸡肉消费量,我 国仅为美国的 1/5;从全球来看,我国人均鸡肉消费量也处于全球较低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2。据 FAO 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地区人均鸡肉消费量也远低于中国台湾地区的 33 千克和日本的 18 千克,人均鸡肉消费量长期增长空间大。(而且吃鸡本身就符合我们的饮食习惯,地域性不强)。
公司深加工食品销售渠道以餐饮和家庭消费为主,已经实现了 B 端和 C 端全面覆盖。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 深加工市场 B 端与 C 端规模比例约为 8:2,其中 B 端餐饮企业是主流。肯德基、麦当劳等连锁餐饮企业通过渠道下沉抢占市场,实现规模化倍速发展,餐饮连锁化率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快 餐连锁店发展态势迅猛,2015-2019 年我国连锁餐饮企业总门店数从 2.37 万个增加至 3.44 万个,年均复合增速达到 9.7%。
而且健身人士最喜欢的就是鸡胸肉——在 14 亿的总人口基数下,中国的健身人口渗透率为 5.02%,尽管相比美国的 15.2%有着约 3 倍的差距,相比 欧洲平均水平的 8.1%也还有着 1.6 倍差距,但从趋势来看,中国同美国、欧洲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在运动健身人群的年龄分布中,2020 年中国 18-25 岁人群占比 19.8%,25-35 岁人群占比 43.3%,18-35 岁合计占比 63.1%。健身人群主要以增肌肉 和减脂为主,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深入,鸡肉产品凭借其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的特性,深受健身人群钟爱,健身人群的增长以及健康意识水平的提高将成为鸡肉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
白羽鸡目前的周期阶段——白羽肉鸡行业在经历 2019-2020 年周期高点之后由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急剧下滑,目前处于行业筑底阶段。2021 年,受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大幅上升的影响,养殖成本明显增加;叠加新冠疫情影响,消费增长乏力,鸡肉销售价格持续低迷(而且期间猪肉价格甚至跌到比鸡肉还便宜,所以鸡肉的偏好会降低),双重因素共同导致行业亏损。加之在 2022 年春节之后饲料价格再次大幅上涨,行业目前几乎全盘亏损。这个时候小企业没法抗过鸡周期底部,行业份额会进一步集中。
公司生产基地主要分部在福建和江西,并在浙江及上海设立了创新营销中心和产品研发中心,目前公司白羽鸡养殖产能 已接近 6 亿羽,已建及在建食品深加工产能合计超过 43.32 万吨,产品辐射范围广,并深销海外:
圣农为了大幅度降低成本,建立了养鸡全产业链——集饲料加工、种源培育、祖代与父母代种鸡养殖、种蛋孵化、肉鸡饲养、肉鸡屠宰加工、熟食加工等环节于 一体的肉鸡产业链布局,圣农是目前全球白羽肉鸡行业最完整、配套产业集群,在白羽肉鸡全产业链企业排名中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七。
圣农的产品分为鸡肉养殖加工(上游)和鸡肉相关半成品(下游预制菜),下游的鸡肉半成品我吃过几次,鸡腿肉和鸡胸还可以,也不算贵。
圣农并没有满足于埋头养鸡,而是结合实际的就餐环境场景去琢磨怎么让鸡肉在低成本下让口感更好——圣农先后在光泽、福州、上海成立了三大研发中心,根据不同销售渠道配备不同的研发团队,并推动产品资源共享,促 进各渠道协同性,提升开发效能。圣农现拥有 130 余人的专业研发队伍,团队内厨师均有高级中/西餐厅、米其林餐厅、五 星酒店的从业经历。(以前研发种鸡的费用没有计入研发费用是因为他们当时是悄悄搞的研发,后来外国供应商发现了想要他们立刻停止否则直接断供种鸡,幸好当时已经快有结果了,大老板跟研发部通信了十几分钟,确认了可以研发出来之后当场就跟供应商决断了)
圣农30 多年在白羽鸡行业的沉淀和积累,已与百胜中国、麦当劳、德克士、沃尔玛、永辉等国内外知名客户建立了长 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深度绑定大客户,做到不仅仅是供应层面的联系,更涉及研发层面的深度绑定,努力实现与客户共创价值。
那么有个问题,圣农在行业底部时是否有充足的现金流顶住?公司在股东的信中这样写到——我们拥有大量未使用的授信额度,且融 资成本低至 3%以下,这足以支撑我们在非常时期稳定地开展生产经营。
看圣农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发现圣农的货币资金比较低,而且流动资产中存货占据大头,圣农的流动性并不好,有意思的是一季度圣农的现金大幅度增加,我去翻了一季报,发现是因为公司以低利息借了点款,从资产负债表上也可以看到,一季度短期借款增加了10几个亿,其实从现金流和短期负债的比率来看圣农是比较危险的,但是他说自己有很多授信额度,那经营问题其实应该不大。
公司业务量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这和上面那个区域图所说的是一样的,而且目前西南地区的扩张速度较快(西南地区有新希望等养殖巨头)
从产品结构可以看出圣农的肉制品加工后的毛利更高,并且肉制品这一块增速也比鸡肉本身要高,但是成本增速要远大于营收增速,所以圣农目前是亏损的,未来成本端降低后圣农的现金流会大幅度增加。
圣农的原材料主要是玉米和豆柏,这俩因为今年的战争和国际形势都飞速上涨,农业均有周期,未来价格指定会降(巴西那边的农民已经开始大量种植大豆了)
因为公司主要是直销,所以销售费用比较低。
今年销售费用主要用来打广告了,是件好事。
我还比较关注的一个点是圣农的存货比较高,并且库存商品增加的比较多,原材料降低的价值和库存商品增加量相当,我的猜测是圣农把这一部分的鸡肉做出来了,但是终端消费没跟上导致库存商品增加了(不知道猜的对不对,或者有知情人数麻烦批评指正一下)
圣农的应收款虽然高达8个多亿,但是基本上都是六个月以内的,而且我看以前几年的年报都是如此,说明下游客户并不存在很多拖款欠款的情况(毕竟是和肯德基德克士等做生意)
圣农的固定资产占比巨高,高达100多亿的固定资产,每年折旧都要10多亿,看公司利润表应该是计入主营业务成本里了,公司采取的折旧方法比较有弹性,但平均而言折旧使用年限要高于一些食品制造业,但并没有为了虚增利润而大幅度增加折旧年限,所以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