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芒格为什么能一周读20本书?

(2021-11-21 22:12:00)
分类: 修身养性
芒格为什么能一周读20本书?

1.  

看到《证券市场红周刊》对芒格的采访视频,当记者问到芒格的投资和生活习惯时,芒格回答说:I read though 20 books a week(我一周读二十本书),虽然我平时也有阅读的习惯,但听到芒格这句话时,仍然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文盲。因为芒格一周读的书,大约相当于我半年的阅读量。一周读20本书,意味着一个月80本,一年1040本。在我认识的人当中,读过1000本书的人已是凤毛麟角,更遑论每年都读1000本书了。更何况,早在1980年,芒格因白内障手术失败导致左眼失明。现如今,95岁的芒格体力、精力、视力已大不如前。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如此高密度的阅读,实在是让我们年轻人汗颜。

根据《穷查理宝典》记载,孩子们都“嘲笑”芒格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而芒格自己也说:“我见过的聪明人当中,没有一个不是每天都阅读的,一个都没有。巴菲特读过的书之多,我读过的书之多,可能超乎你们的想象。”现在看来,芒格所言非虚。以芒格的速度,大概花10年时间就可以做到“读书破万卷”。以芒格之博闻广识,堪称“一座行走的图书馆”。

2. 

以我们普通人的阅历,每年读1000本书,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芒格为什么能呢?我想,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原因一:书越读越薄

读书的人,大致会经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书越读越厚。为什么呢?因为一开始,不懂的知识太多了。拿投资来说,读了巴菲特,就顺带会了解格雷厄姆、费雪、芒格,甚至凯瑟琳、B夫人......

在这个阶段,我们每学习一个知识点,基本上都会涉及到十个知识点的延伸。就像一个圆,接触的知识面越广,不懂的知识也就越多,书也就越读越厚。

第二个阶段,书越读越薄。还是拿投资来说,当你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后,再翻开任何一本讲价值投资的书,发现无非就是老生常谈的“安全边际”、“市场先生”这些内容。在这个阶段,我们每学习一个知识点,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就像一个圆,当我们的能力圈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很多知识点都会落入到能力圈以内,书也就越读越薄。

对于芒格来说,他早就阅书无数。一本书拿到手里,完全可以一目十行。对于已掌握的“重合”知识可以快速略过,把重点放在少数未知领域即可。

3

原因二:

无用的书可以快速跳过

先讲一个故事。

有个年轻人去拜访一名很有声望的作家,向他递交了自己的书稿。作家粗略翻了一下年轻人的书稿,摇摇头,表示否定。年轻人表示很不服气,说:“你又没有全部看完我的作品,怎么能这么快下定论呢?”作家微笑着反诘道:"如果我吃了第一口,发现这个鸡蛋是坏的,又何必要把整个鸡蛋全部吃完呢?"

同样的道理,我们看一本书,大多数时候是不知道这本书质量如何的(除非是公认的经典。但即使是经典,也未必合乎每个人的胃口,读书也讲究个缘分),那么初读的时候,这本书好不好,就会有个基本的判断。如果发现这本书不好,或者没有太多营养,完全可以pass掉。按照这个方法,2个小时就可以翻完一本书。

原因三:

对阅读的真正热爱

世界上总会有一类人,读书成癖,嗜书如命。毫无疑问,芒格就属于这一类人。当你真正热爱读书的时候,其实就是一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状态。我相信,芒格也没有刻意去数自己读了多少本书。因为对于热爱读书的人而言,读书是快乐的,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读着读着,不经意就发现原来已经读了这么多。

芒格用亲身实践告诉我们,比你优秀和成功得多的人,还比你努力得多。趁着青春年少,珍惜光阴,多读些好书吧!

冠亚说看完芒格的采访视频,我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活到95岁依然精神矍铄,和每周读20本书比起来,哪个更难?活到95岁很难,每周读20本书似乎也不简单。能活到95岁还能每周读20本书,那就是难上加难了。

不过,反过来一想,这两者又是相互依存的:因为活到95岁高龄,知识的复利发挥到无穷大,所以高效阅读不在话下;因为每周读20本书,人活得无比通透,又有益于延年益寿。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现在和10年前。读书亦是如此。书中未必就有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但如果我们坚持阅读,必能获得身体和精神上的丰盈,这确是毋庸置疑的。


.芒格为什么能一周读20本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