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操作的误区

分类: 投资工具 |

短线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技术操作的误区
缠论有几个问题,假如买了股票,突然停牌怎么办?
有了一个永续型的优质标的,是一个成功的重大前提。
(当然牛市里黑天鹅就少多了,如果不是特别要求资金安全性,牛市里弄股票是完全可以)。否者多年的积累的资金,可能一次黑天鹅而归零。
缠论这个理论,在使用中有一些误区,这本缠论我也曾经读过多次,也深入研究过,但本人始终不开窍,头脑里缺少一根数学几何的思维,缠论的懒人学习路线是,分型,笔,线段,最级别中枢,各级别中枢,走势类型等。
还有一个重大原因就是用缠论者喜欢预测,他们认为缠论就是一个预测的最佳手段,认为买点必然大涨,卖点必然大跌,认为3买后都是火箭上涨,认为3买都是黑马。他们用缠论分析大盘走势,都在猜测明天怎么走,明年怎么走,预测的思维太难清楚,他们是想找到一个万能的宝贝,然后套进去就是大涨,然后就财务自由了。
我个人的理解,缠论和均线操作有很多共同点,首先都是一个观察者,也只是一个观察者。一个观察者怎么操作呢?说起来是不是扯蛋了。观察者当然是观察你想操作的级别,买点买,卖点卖。
比如均线操作者就是观察变色龙均线是红色趋势,还是绿色趋势,比如2018年日线上变色龙就一直是绿色的,那我就必须全年空仓休息,观察者就观察有没有买点出现,出现买点就买入,然后继续观察发展,符合持有条件就持有,到了卖点就卖出。
明天大盘怎么走?
无论是什么技术派,也无法给出准确的路线图。
比如当一个卖点出现后,你要做的就是卖出,然后等待新的买点,至于卖点后用什么样发方式完成,这个不需要知道,跌多少也不需要知道,你只是一个观察者,无论怎么波动,总有一个买点在等着你。缠论的走势类型,形态学就是给我们的一个持有的指引,买点和卖点之间,是在用什么方式在运行,让我们在买入后,没有产生卖点还能拿住。
我们用均线操作,比如我在13均线处买入,然后一直依托13均线上涨,我当然不知道最终涨多少,我只能继续依托13均线持有,一直持有到该均线跌破,如果1元涨到100元也没有跌破过13均线,也必须持有。同理,1类买点买入后,然后从第一个中枢开始,连续的中枢上移,只要没有出现卖点,就必须持有,哪怕这个过程上涨了N倍也必须持有。这两种操作方式,只是观察的仪器不一样。
有人说缠论是垃圾,也有人说均线是垃圾,这两种方法都是用来观察的,怎么会是垃圾?
均线上的误区同样如此,任何理论都是如此。比如站稳某均线为买点,我们买入后,并不能保证就继续依托均线大涨。
凡是单边大涨的股票都是依托13均线上涨,反过来就不一定对。比如,只要突破13均线后买入就一定大涨,这句话就是错的。居然有很多人说,我在13均线突破后买入,为什么不大涨?
所有大涨的股票起涨点,都一个绝佳的买点图形出现,反过来说就不一定对。一个绝佳买点的技术图形买入后,并不一定成为大牛股。一个趋势的上涨之前总有一二三类买点,但在一二三买点买入,并不一定会是趋势上涨。
任何一个当下,就是买点,卖点,和买卖之间的过程,所以在卖点就卖,在买点就买。
买入后继续保持升势就持有,直到卖点出现。如果买入后形式不对,自然会给你一个纠错的卖点出来。如果你无法识别买卖点,什么时候变坏也不知道,那是理论没有掌握,那是技术问题。问题在于自己,而不在于技术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