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技术操作的误区

(2021-11-14 22:11:10)
分类: 投资工具
技术操作的误区


短线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我发现我们在做单的过程中,只要是盈利的,就会迫不及待的落袋为安,因为对于短线来说,只要是盈利的就是好的,在市场里有钱就有机会,这话听起来不错。但本来可以赚1万元的,结果只赚1000元,这样也不会变富。


   局长有段时间,搞的短线很牛逼,每次买的都能获利1-2个点左右。你说这是运气还是技术? 股票不是涨就是跌,概率50%。股票的走势震荡行情为70%  单边行情为30% ,大部分股票都处于震荡行情,你闭着眼睛随便买一个股票,也可能出现上涨几个点就马上落袋为安,再寻找第二只,第三只, 有时候连续五六只都盈利3个点左右,有时候连续五六只不涨,比较不幸的是大盘每次变盘的断头闸刀都伤到他

 

      对于我们来说,赚钱的就是短线,亏损的就是长线,因为不舍得割肉止损,希望抗一抗,希望每一笔单子最终都变成盈利。亏钱了变成短线对于部分受到教育的股民来说容易接受,但对于赚钱了变长线这个让人无法做到,因为害怕到手的利润可能回撤下就减少,我们宁愿选择已经到手的利润,也不愿意冒风险去博更大利润。

 

     这是技术流最大的心理障碍之一,这种心理障碍造成大众频繁赚小钱,亏钱就亏大钱,盈利的好股票都是短线,手里的长线股都是因为套牢而被动长线。在市场里7亏2平1赢,主要就是这个原因。你的进场点较好也只能小赚,你进场错误一次就亏大的,最终的的技术概率没有发挥作用,这就是输给了比率--小赢大亏。

 

       有人苦苦寻找的炒股秘籍,就在这里。你知道市场里大部分股民的做法都是亏钱的,他们的方法和思维必然有致命的共同点,怎么做能将本金快速亏光呢?你只要和这种方法反着做就行了。


      大部分股民赚钱心态焦急浮躁,赚了点小钱就马上卖出,他们这时候好像是不贪对吗?只要赚钱,只要赚了些就知足了。频繁换股操作这也是表现在浮躁,通常只有亏损的股票,大众才表现出耐心的一面,只要是套牢的,持有就是三五年,甚至是十年。他们深套后不再浮躁,不再焦急,甚至远离盘面而保证不被干扰。短线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做短线最厉害的就是亏损的就是短线,盈利就是长线。


技术操作的误区

 

技术操作的误区

 

缠论有几个问题,假如买了股票,突然停牌怎么办? 而熊市里出现黑天鹅的股票就太多了,如果根据小级别抢反弹,很可能没有
 卖出就停牌,从而连续跌停板,特别是那些质地非常的公司,未来不排除退市的可能,这是缠论最大的障碍。

 
就算不停牌,也可能突发利空,让原本走的很好的走势,突然结构断裂,连续大跌,所以股民使用缠论还是套牢。我想操作标的最好的永续型才标的,比如指数基金ETF,这样的标的就具有永续型,不担心黑天鹅和突发利空,永远可以高抛低吸降低成本,可以天天抽血。然后那些优质大蓝筹也不错,比如中国平安,伊利股份等长期逻辑不变的公司,可以放心长线持有多年的标的就是好的标的。

有了一个永续型的优质标的,是一个成功的重大前提。 (当然牛市里黑天鹅就少多了,如果不是特别要求资金安全性,牛市里弄股票是完全可以)。否者多年的积累的资金,可能一次黑天鹅而归零。

缠论这个理论,在使用中有一些误区,这本缠论我也曾经读过多次,也深入研究过,但本人始终不开窍,头脑里缺少一根数学几何的思维,缠论的懒人学习路线是,分型,笔,线段,最级别中枢,各级别中枢,走势类型等。 使用缠论就是找买卖点,但这个买卖点是有级别的,要找到级别,就要能准确的划分中枢,但中枢的级别通常99%的人无法正确划分,这样就造成大部分缠论使用者失败。

还有一个重大原因就是用缠论者喜欢预测,他们认为缠论就是一个预测的最佳手段,认为买点必然大涨,卖点必然大跌,认为3买后都是火箭上涨,认为3买都是黑马。他们用缠论分析大盘走势,都在猜测明天怎么走,明年怎么走,预测的思维太难清楚,他们是想找到一个万能的宝贝,然后套进去就是大涨,然后就财务自由了。

我个人的理解,缠论和均线操作有很多共同点,首先都是一个观察者,也只是一个观察者。一个观察者怎么操作呢?说起来是不是扯蛋了。观察者当然是观察你想操作的级别,买点买,卖点卖。 比如均线操作者就是观察变色龙均线是红色趋势,还是绿色趋势,比如2018年日线上变色龙就一直是绿色的,那我就必须全年空仓休息,观察者就观察有没有买点出现,出现买点就买入,然后继续观察发展,符合持有条件就持有,到了卖点就卖出。

明天大盘怎么走? 无论是什么技术派,也无法给出准确的路线图。 比如当一个卖点出现后,你要做的就是卖出,然后等待新的买点,至于卖点后用什么样发方式完成,这个不需要知道,跌多少也不需要知道,你只是一个观察者,无论怎么波动,总有一个买点在等着你。缠论的走势类型,形态学就是给我们的一个持有的指引,买点和卖点之间,是在用什么方式在运行,让我们在买入后,没有产生卖点还能拿住。

我们用均线操作,比如我在13均线处买入,然后一直依托13均线上涨,我当然不知道最终涨多少,我只能继续依托13均线持有,一直持有到该均线跌破,如果1元涨到100元也没有跌破过13均线,也必须持有。同理,1类买点买入后,然后从第一个中枢开始,连续的中枢上移,只要没有出现卖点,就必须持有,哪怕这个过程上涨了N倍也必须持有。这两种操作方式,只是观察的仪器不一样。

有人说缠论是垃圾,也有人说均线是垃圾,这两种方法都是用来观察的,怎么会是垃圾? 那些说是垃圾的人,只是这些方法不是他心中的那种方法。他们希望买入后就能大涨,卖出就能大跌,这个世界哪里有这样的好事。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比如说三类买点买入后,大多数人就认为会大涨,其实大涨只是一个选项之一。理论所保证的只是一个次级别的上升,但升的力度多大是无法知道的,一但这个反弹完成,随时有返回来的可能,特别是下跌趋势里的低级别3买。比如一个底背驰买入,当然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底背驰,很多人把一般的底背离当成背驰,他们认为只要背驰就会逆转,其实没有人保证会V型反转,V型反转的趋势只是多个选项中的一个,1买背驰后的力量,只保证会回拉中枢,所以1买之后就等着发财,那是想多了。这些操作者一但受伤,就严重的怀疑理论的有效性。

均线上的误区同样如此,任何理论都是如此。比如站稳某均线为买点,我们买入后,并不能保证就继续依托均线大涨。 凡是单边大涨的股票都是依托13均线上涨,反过来就不一定对。比如,只要突破13均线后买入就一定大涨,这句话就是错的。居然有很多人说,我在13均线突破后买入,为什么不大涨? 所有大涨的股票起涨点,都一个绝佳的买点图形出现,反过来说就不一定对。一个绝佳买点的技术图形买入后,并不一定成为大牛股。一个趋势的上涨之前总有一二三类买点,但在一二三买点买入,并不一定会是趋势上涨。

任何一个当下,就是买点,卖点,和买卖之间的过程,所以在卖点就卖,在买点就买。 买入后继续保持升势就持有,直到卖点出现。如果买入后形式不对,自然会给你一个纠错的卖点出来。如果你无法识别买卖点,什么时候变坏也不知道,那是理论没有掌握,那是技术问题。问题在于自己,而不在于技术本身。


技术操作的误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