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是最具争议的一个问题。N个人说过只有这才是缠师自己发明的东西,别的都是借来的,而仅有的这点东西还是错的。我讲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首先,a+A+b+B+c这不是理论,这只是一个如何运用理论的一个例子,针对这个公式的理论应该是这3条:
1)而转折是有级别的,关于转折与背驰的关系,有如下定理:
缠中说禅背驰-转折定理: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2)缠中说禅升跌完备性定理:市场中的任何向上与下跌,都必然从三类缠中说禅买卖点中的某一类开始以及结束。换言之,市场走势完全由这样的线段构成,线段的端点是某级别三类缠中说禅买卖点中的某一类。
3)缠中说禅背驰-买卖点定理:任一背驰都必然制造某级别的买卖点,任一级别的买卖点都必然源自某级别走势的背驰。该定理的证明这里暂且不说了,换句话说,只要你看到某级别的背驰,必然意味着要有逆转。但逆转并不意味着永远的。
很显然,我们要找的买卖点就在这第2条定理上,也即是要找这到个线段的端点,而第3条就是说这个端点,即这个走势的转折是由背弛造成的。而第3条有句很重要的话:“只要你看到某级别的背驰,必然意味着要有逆转。”其实这句话反过来说也可以,就是“只要你看到有逆转,必然意味着有某级别的背驰,”
这两句话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含义,就是“只要你看到”这几个字。我要说的是,有些时候这个背驰“你可能是看不到的”。比如5秒钟走势的背弛,1秒钟走势的背弛,这些你都是看不到的,但不表明它不存在。这就可能解释了为什麽会背了又背?为什麽会明显的不背驰也转折?
缠师说“小级别的延伸可使大级别的背驰变得不背驰。”“但逆转并不意味着永远的,例如,日线上向上的背驰制造一个卖点,回跌后,在5分钟或30分钟出现向下的背驰制造一个买点,然后由这买点开始,又可以重新上涨,甚至创新高。”这都是在说背了又背这个问题,很可能这1秒钟走势的延伸,就能让你1分钟图上看到背了又背。也可能这个1分钟图上的下跌在1秒钟走势上一个盘整就又上去了。所以,你在1分钟图上可能根本看不到。而这些超小背弛,常发生在小级别背驰引发大级别的转折上,在单个股票的1分钟图上随处可见,经常就是一段强烈的拉升,比之前的任何一段的力度都大,根本看不到任何背驰。然后就开始回跌,还在等着下一个向上不创新高,或者盘整背驰时走,结果这刚刚开始下跌的一笔就直接跌了之前涨幅的大半,再走两下就直接回原中枢了。这种情况缠师是用红柱子的长度和黄白线来判断背驰的,这点比较不好把握,可以和44课结合着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现在说上面的第1条定理,有人就是不明白为啥a+A+b+B+c,这个c他为啥就不跌回B里?或者c他为啥就跌回B里?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你要先搞清楚,这条定理的前提是什麽?看看这个定理的名字缠中说禅背驰-转折定理你就知道了。这个前提就是这个走势发生转折,而这个转折是由于本级别走势的背驰所导致的,那发生了转折就意味着之前的这个a+A+b+B+c的趋势已经结束了,怎样才算结束了?那必然是这3种情况“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那c就必然要回到B里,这有啥可说的,你能找出第4种情况吗?
如果c没回B里,那就是这个趋势还没完,在上面又出现新中枢了,那这条理论的前提就不存在了,因为在这个c这里没有发生转折,这个B不是最后一个中枢。当然就没有定理里的那3种情况了
其实关于c包不包含B的第3类买点的问题在当下的操作里根本没意义,缠师已经给出了具体操作的办法,就是c走出来后,你可以先用盘整背驰的方法来判断,没有把握的就卖出一半,然后看这个次级别走势回不回到中枢B里,如果不回,那麽这里可以回补,然后在一个次级别的走势不创新高或者盘整背驰时出掉。如果跌回B里,那就不回补,看中枢的演化,如果出现了第3类卖点,就要全部出掉。这是在那课讲的我忘了,但这一定是缠师给出的办法。
因为一个完美的a+A+b+B+c趋势背驰要求这个c必须包含B的第3类买点,然后创出新高。否则就没有这个c,你看到的c不过就是对B的中枢震荡。
但能不能走成这样c包含3买后再创出新高的走势,谁也不知道。有些人非要想着要等c新高以后再判断趋势背不背驰,然后c可能头也不回的就直接跌回B里了。这些人就开始骂娘。又或者,这些人看到c的盘整背驰了,就认为这是个趋势背驰,就全抛了。等着c回到B里。然后c回拉的3买也不参与,等c3买确认以后又开始强力拉升,而且还创出新高,而且与b比已经明显没有背驰的时候,这些人又要跳出来喊,怎麽没跌回B里,说缠论失效了?我看是你的脑子失效了,我只能抽你2下,让你清醒一下。要哭要嚎的你走远点,别污了别人的眼睛。
一个趋势结束之后,必然要出现的3种情况就是这条定理所说的,就没有第4种。你要根据合理的同级别分解,把之前的这个走势分解出来,找到了新的走势类型,你操作的标杆就开始针对这个新的走势类型了。
在一个走势的当下,你的分析一定是变来变去的才对,因为这走势还处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随着走势的变化而变化着你的分析,这样才可以发现更多的买卖点、或叫做背驰点。这个变化一直可以持续到最合理的时候为止,而这个最合理的位置基本上就是第一类买卖点了。

这个变化,就是变化中枢的划分了。
比如0点开始的下来走势,到4点时。4点已经向上突破1点,这时候必然把1到4当做1分钟中枢,而随后的4点下来的线段5点并没有创了3点的新低。就是说,在把1
4当做中枢的情况下,1到5显然不是一个完成的1分钟走势类型,因为没有背驰段,当下就可以判断。从5点一个线段上升后,后面向下创新低的可能就最大。当发展到6点时,1分钟中枢的划分自然的就后移到3到6
。 当发展到7点时,已经是创了新低。经过特殊线段的划分,确认了7点的成立。这时候,0到7一个1分钟级别的盘整走势类型已经被确认。这个1分钟盘整走势类型的划分就再也不可以变化了。注意了,最近的分析都是在同级别分解的基础上来的,而站在非同级别分解的分析下。1
4这1分钟中枢正处在延伸扩展中。 同级别分解从来都没有扩展延伸之类的玩意,是缠论分析中最简单的分析。请不要搞混了。比如目前的走势,0到7是一个1分钟盘整走势类型,7到12是一个1分钟级别盘整走势类型。0到12就是两个盘整走势类型的连接。 而站在非同级别分解下,1
4这1分钟中枢,到10点已经够九段震荡,就可以暂时的看做是5分钟级别中枢了。随着走势的发展,10点后又震荡了两段。这时候,就可以把这5分钟中枢的开始点移到3点了,这样就保证了0到7这1分钟走势类型中的下跌段的完整。假如12点后又震荡了几段走势,就可以继续后移5分钟中枢的开始点。直到移到7点开始为止,原则是首先保证5分钟中枢的划分。
对走势的分析,一定是同级别;和非同级别同时进行分析才最有威力,这就是俺讲的用立体的眼光观察分析走势。目前的走势就是一个5分钟盘整走势,在这中枢没有出来三买卖前,就是中枢震荡。这震荡必然呈现出来1分钟级别走势的上窜下跳,直到这盘整走势完美为止。
总结一下:对于一个未完成的走势,你的划分可以是随意的,但必须是合理的。符合理论的,当到达最合理的时候,就最大可能是这走势完美了。 最后再说说特殊线段的问题 看图,当下走势,12点下来到13点是一线段、13点到今天收盘前的高点;俺假设是14点也是一线段。假如后面的走势,14到15是一笔走势、而15点后又延续了一个新的线段。注意看俺画的图,14到15是一笔走势,随后一个上涨笔后。一笔下来到红箭头,没有创15点的新低。这时候就不可以把14到红箭头看做特殊线段,因为这里的走势只是中枢震荡,并没有在某走势的端点位置,在这里使用特殊线段无意义。 这时候的划分,12到15为一线段,而不是三线段的连接。

特殊线段划分的条件所有在走势图上所做的划分工作,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到或确认不同级别的买点或卖点,最基础的就是线段的划分。这划分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缠师授课中讲的线段划分的标准,任何改变这标准的划分都是不可取的做法。一定要明白,因为你用改变了标准的线段递归出来的高级别的中枢,一定是似是而非的,所以坚持原则还是必须的。比如图中,高点下来,到0点开始一笔上涨到1点,这笔并没有突破前面向下笔的低点,就属于第二种情况;随后的2点向上的第二笔,没有创1点的新高,这线段根本不成立,先不说就算线段成立也还要用后面的走势来确认的问题。就这走势本身,如果是线段成立,就是一个特殊线段了。 因为线段的结束点可以不是最高或最低点,0到3如果是线段,这线段的结束点3点不是最高点。 这种特殊线段在走势分解中可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用的,如果你在走势分解中很随意的这样使用特殊线段,就完全违背了缠师关于线段划分标准的原则,使得划分出来的走势结构反映不了走势的真正内在含义。
而特殊线段的划分一定是在一个走势的端点。通俗的讲,就是在某走势的背驰段的端点,如图走势就是这种情况。高点下来,6到7
线段、7点突破4点形成4
7这1分钟中枢,当然这线段是第二种情况。需要后面的走势来确认,随后的7到8线段,8点没有创新低,不可以看做背驰段。随后的震荡,到9点已经又震荡出来两个线段。 这时候的划分,就可以把6到9当做1分钟中枢,高点到6当做下跌段。 注意到9点时,开始下跌,并且是一笔走势。这时候,就不可以确认9点是前线段的结束点。为什么那?因为线段必须要被线段破坏才是真破坏,而一笔走势是不可以的,而这一笔走势向下突破了8点,形成了前面1分钟中枢的背驰段,到10点还是一笔走势,突破8点时,宣告9点是线段的端点。道理很简单:一个新走势已经完全覆盖了前走势,前走势一定是完成的。
10点开始有了向上笔走势,那么10点是这1分钟中枢的背驰点吗?显然,一个笔走势和1分钟级别中枢是不搭配的,这里就要用到特殊线段的划分来确认10点了。 注意看,9到10是一笔走势、10到11是向上一笔。假如11点下来创了10点的新低,就完成了线段。我们可以根据段内的盘整背驰来判断背驰点,而图中只是走了一笔到12点,并没有创10点的新低。这时候,就可以观察12点开始的向上走势,看到12点开始的笔走势突破了11点;说明11到12是一个完成的笔走势。 这时候,就可以确认10点是1分钟级别走势的背驰点了,因为9点下来已经是一个完成的线段,这线段就是一个特殊线段。就是一个低点不是端点的线段,9到12点、9到12线段的成立,确认了10这背驰点的成立,同时确认了高点到10点一个1分钟级别盘整走势类型的成立。这里就显示出来划分特殊线段的用处了,即可以确认一个走势的最终结束。最后的38点不是最高点,但对最高点的判断,就必须通过这38点来确认,就像今天12点不是最低点,但最低点必须用12点来确认。 而在看盘时,就可以把10点当做分解点,10点开始必然是一个新的走势了。
总结一下:特殊线段的划分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可以使用的。那就是在某走势的最后端点,这个使用必须是有意义的,而在一个走势发展过程中,就必须坚持线段划分的原则,这样才可以划分出来最能反映走势的最本质情况的走势结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