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形底(尖底)、伸延V形
一、V形底
1、V形反转是实战中比较常见的、力度极强的反转形态,往往出现在市场剧烈波动之时,在价格底部或顶部区域只出现一次低点或高点,随后就改变原来的运行趋势,股价呈现出相反方向的剧烈变动。
2、V形底,又称尖底,形态走势像“V”形;其形成时间最短、研判最困难、参与风险最大的一种形态。
3、V形底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市场受利空打击或其它意外情况影响造成的恐慌性抛售,引起股价超跌,从而产生报复性反转行情。
4、成交量在底部区域转势处会急剧放大。
5、V形底形态的爆发力最强,把握得好,可以在短期内赢取暴利。
二、V形底的形态特征
1、出现在相对底部区域。
2、股价呈加速下跌形态。
3、突然出现戏剧性变化,拉出了一根大阳线。
4、转势时,成交量特别大,在几个交易日内完成V形走势。
5、V形走势的三个部分:
下跌阶段:通常V形的左方跌势十分陡峭,而且持续一段短时间。
转势点:V形的底部十分尖锐,一般来说形成这转势点的时间仅三、两个交易日,而且成交在这一低点明显增多;有时候,转势点就在恐慌交易日中出现。
回升阶段:接着股价从低点回升,成交量亦随之而增加。
三、V形底的形态分析
1、正V形是指在持续下跌到相对低位后,突然急速回升,在图形上出现一个“V”字形。
2、由于股价卖方的力量很大,令股价持续地下降,当个股卖出力量消失之后,买方的力量完全控制整个市场,使得股价出现戏剧性的回升,几乎以下跌时同样的速度收复所有失地;因此,在图表上,股价的运行形成一个像V字形的移动轨迹。
3、V形走势是个转向形态,显示过去的趋势已逆转过来。上涨V形走势在转势点必须有明显成交量配合,在图形上形成倒V形。
四、V形底的形成原因
1、发生的原因,亦多起因于消息面的影响。
2、在利多消息发布之后,进入市场的追逐者续增;因此,在成交量容易出现凹洞量。
3、趋势下跌过程中形成反转,主力做多意图十分明显,通过V形反转形态伴随的量能出现,后期股价结束下跌趋势形成震荡攀升走强的格局概率极大。
五、V形底的操作策略
1、持股的投资者应握住筹码,不要轻易相信他人之言,涨了一点就抛。
2、V形走势最好的买入点,应该在放量之后。
3、重要卖点:
触及通道线后,回落至开盘价之下时以及收盘价。
收盘价跌破短期均线支撑时。
如果出现扩展形态,平台高点几乎皆为理想的卖点(逃命点)。
平台破位时,为最后的逃命机会。
在经过持续的,特别是大幅扬升后,股价一旦出现横盘迹象,就必须格外注意并做好准备。
六、V形底的共振买点
1、对V形反转形态进行阻击,是超越短线技术中最为困难的研判。
2、V形反转的K线图形特点是:下跌的时间周期长,跌势末期下跌速度猛烈,而成交量越跌越小。
3、V形的“赶底”为股价上升积聚了巨大的能量;因此,当股价反转后,上升速度与下跌成正比。
4、股价在跌去50%以上,下跌时间为半年以上,出现末期下跌三连阴,而第三根K线一定为大阴线,作为V形反转的启动标志,定义为:V形反转原理。
5、共振买点的六种定式:
末期下跌三连阴+早晨之星。
末期下跌三连阴+T字线。
末期下跌三连阴+长十字线。
末期下跌三连阴+倒T字线。
末期下跌三连阴+旭日东升。
末期下跌三连阴+底部大阳线
七、伸延V形
1、“伸延V形”走势是“V形走势”的变形。
在形成V形走势期间,其中上升或下跌阶段呈现变异,股价有一部分出现向横发展的成交区域,其后打破这个徘徊区,继续完成整个形态。
伸延V形走势在上升或下跌阶段,其中一部分出现横行的区域,这是因为形成这走势期间,部分人士对形态没有信心,当这股力量被消化之后,股价又再继续完成整个形态。
在出现伸延V形走势的徘徊区时,可以在徘徊区的低点买进,等待整个形态的完成。
2、股价在突破伸延V形的徘徊区顶部时,必须有成交量增加的配合;在跌破倒转伸延V形的徘徊底部时,则不必要成交量增加。
3、伸延V形与V形走势,具有同样的预测威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