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和要注意学缠路上的三种人

标签:
缠论研讨 |
分类: 修身养性 |

K线与人的变量关系
缠中说禅
今天就来讲讲K线与人的关系,当然这些东西都是从观察K线中来的,并不是别人告诉我的,或从哪本书里转抄来的,我不做这种事情,我只专注于K线。
首先借用一下我之前回复别人的话。大部分人只知道K线的技术,却不能明白K线就是人性的道理,了解K线,就必然领悟人性的真谛,了解市场的情绪和市场脉络和节奏,才是K线背后的秘密。看不到自己被K线耍来耍去的人,才是真正的弟弟级别的。k线就是真相,一切抛离实战的东西,都是瞎掰。就好比围棋的棋手,比的是思维和细节,跟着相有半毛钱关系?难道你不看K线的吗?既然看K线,就必然要知道变化的规律,至少能预测后三步的变化,甚至了解到其背后的动能和市场心态,对市场合力和主导力量的精准把握。不能领悟K线几何规律的人,是一种悲哀。
现在开始正常描述一下K线与人的关系。K线到底是什么,K线是所有人的买卖行为的记录图表,就好像大家来市场,都存在着买卖行为,然后把所有人的买卖行记录下来,以图表的形式,以最简单的方式完全完整的记录下来。所以K线的背后是人的行为,人的行为背后是心理、情绪、智商、博弈等等,一系列能够影响人做出买卖行为的因素。
话说回来,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就是这个K线图里的变数,每一个极其微小,但积少成多,形成俩种变量,就是多头或空头,如果是期货,还要考虑止损单的反向变量。不过归根到底,就俩股力量,即多头和空头。其背后分为三类人主导着变量的变化过程,即散户群、高手群、庄家,换句话说就是,羊群效应、猎人效应、狼群效应。散户群犹如羊群,跟风的,乱操作的,没有一个主心骨,看不透市场,就只能一通乱操作的,希望能来个大牛市赚得盆满钵满,成天做着发财的梦想,却被主力玩弄,随时会被割羊毛。高手群犹如猎人,根据一些交易系统或交易指标,来系统性交易的,或者根据长期对市场观察,对市场做出正确判断,然后再出手,直到获利的一群人,从而达到赚大亏小长期盈利的目的。当然所谓的高手中也存在着假高手,理论知识一大堆,操作就一直砍仓的。庄家犹如狼群,庄家是一个群体,甚至是几个群体组成,他们拥有绝对的主导力量,但是庄家一定是拥有最好的信息收集的团队,对基本面、政策面、突发事件等等都是第一时间收到消息,所以他们占据资金优势和消息面优势,利用操作手法,利用短期中期长期的交易策略,进行有条不紊的获利行为。总的来说,没有庄家就没有市场波动,有波动就会有机会,所以机会是相对的,也是平等的,靠自己本事去取,就是赢家。
那么,三类人会导致市场存在着无数的变量和可能性,也导致了市场波动的剧烈性和反复性。从而映射出一个简单逻辑,就是市场情绪,换句话说,也可以叫做市场合力。合力就是三类人当下所呈现出的市场情绪,在K线上必然会呈现出相应的市场形态。正是因为三类人的市场博弈行为,导致了市场情绪不断的转换。市场充满了欲望、恐慌、消极犹豫、疯狂狂热、剧烈抗争等等的市场情绪,呈现到K线上充满了荆棘密布、激情澎湃、一泻千里的现象,甚至时不时透露着危险和陷阱。
正是因为这三种变量,构建了我们的市场,构建了K线图,那么我们就应该了解到市场合力的威力和市场陷阱的可怕。换句话说,就是三种变量导致了市场的变数,我们研究市场变数和市场未来的可能性,走一步看三步,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必须时刻保持警醒,谨防市场突然发生转变,并且从容的做出应对。
那么K线重要吗?其背后的人重要吗?必须是很重要的。通过简单的归纳以后,会发现,我们只需要从K线中就可以得到所有人的一手信息,即当下合力在干什么,市场情绪怎么样,市场未来的可能性是哪些,我应该怎么去行动。
这里我就避而不谈短线和长线的变量问题了,不同的交易策略也是所有变量中的一环。今天只谈论K线与人的关系,以上就是我对此的见解和总结,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多了解一下K线的本质,能够进步,而不是故步自封。多打开一点点思路,多学习学习,多提高提高自己。
级别和要注意学缠路上的三种人
对某一知识的学习,一般都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有成的阶段,对理论知识谙熟于心,可以看随时给出学院派的答案;第二个有成的阶段,就是触类旁通跳出理论之外了。这是个熟能生巧与融会贯通的过程。
缠师在原文里有举例,格律诗的写作过程,首先肯定是按标准的韵脚来,熟练了之后才有所谓拗体,也就是出韵的使用,这与半生不熟的错用是有本质区别的。
对于缠论,刚开始学习的时候,由于严格的走势递归定义到后面的笔与线段部分才给出来,所以前面的级别都是有些模糊的。那种模糊,对于初学者是懵懂,但对于熟练者是方便法,例如均线对级别的过滤、MACD对级别的辅助判断,这些都是一眼的事情,而不需要从小级别去递归。
而对于标准的笔与线段系统,由线段开始,搭建1分钟级别走势类型、再从1分钟搭建5分钟,这样不断的由小级别走势类型组去搭建高级别走势类型的过程,就是各个级别的区分过程,这在前文里面有过类似的阐述,A1元素集合去构建A2元素结合,这些所有的构建,都是符合走势必完美原则的。
什么级别的走势,和什么周期的k线图没有直接关系,但往往什么级别的走势,就是在什么周期的k线图中更清晰,相比之下,530时期的分解,更符合一般的视角习惯,而选择什么,只是在方便度、精确度、喜好度等角度上,去作出自己的偏好而已。
大一点的资金,一般不从1分钟上去递归,甚至递归都是基本不需要的,除非要做低级别短差来降成本,对于这类资金的运作,日线与周线的均线及形态,以及各个板块中个股的运行阶段,是更有效率的考察层面。
而处于积累的初级阶段,5分钟级别的隔日交易,与30分钟级别的短线交易,比周线状态要重要的多。
所以,对于级别而言,理论的作用只是提供对市场走势的看待角度,而选择什么级别,用什么分辨级别,乃至级别的称呼之类,都是在理论基础上,根据个人不同条件而自己去选择最合适的方式。
要注意学缠路上的三种人人的心理,在需要平衡的,如怀才不遇之类自我安慰的话,是对自己无能的一种心理补充,不然心理容易病态扭曲,是人类意识的自我保护在起作用。类似的,还有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信与尊严,在网上这个不知道人狗的地方扮高人充大咖,类型,其实是一样的。
第一种,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去看待其他任何人,这没什么问题,然而对于分类而来,这种情况的分类就对应两种:第一种。确实有本事,所以看待别人都是小学生,这无可厚非,更有故意以这种姿态去吸引别人注意,并把自己的经验、学识进行公开,从而去影响更多的人,缠师显然就是这种类型,这种无相布施,是一种胸襟与气度。
第二种。本身就是废材,以故作姿态的高人模样示人,却从不把自己的认知拿出来。当然,高人模样也没什么问题,不把自己认知拿出来也没有问题。但无论哪种情况,都可以得出清晰的判断:废材一个本事不如人,或者敝帚自珍气度不如人。这种低人一等的货色,没有留意的价值。
第三种。喜欢用很多看似高深的学科名词,去装饰自己那些正确的废话,而从来看不到他对这些学识的具体认知,这种人第二种情况并无二致,只是表现形式上比第二种要多了一层底裤,但底裤再多也骗不过自己对底裤里面东西的恶心。
学习的态度,其实放在哪里都是一样的,这是不需要单独总结的,佛陀早总结完了,那就是四依止:
第一:入魔偏信者,以他人评论为实、以成就多寡为实、以世俗头衔为实、以名显地位为实,最终被骗被奴被贫,自毁一生成就。人是有三六九等的,善知识,也只能从正知正见的人,通过言语文字行为来传授,而在考察判断这个人的时候,依据的是这个人所体现出来的法理,而不是这个人的成就。如缠师所说,如果因为相信他这个人而相信他的理论,那是荒唐的。之所以能够对缠论起实信,其原因是在于其理论逻辑性的辨证,而不是其人的可考或不可考的成就,这就是正信。此为依法不依人。
第二:眼耳鼻舌身五相成识,却因我执而住相,幻眼看幻、幻耳听幻、幻鼻闻幻、幻舌品幻、幻身触幻,于场内视角看场内,无智无明,偏而有漏。对缠论而言,很多人对线段或走势类型划分困难,特别是有些怪异的走势无从分辨,无非心里有个假设,而符合定义的,并不一定符合假设,导致认知偏差,说到底不过住相二字,而住相由我执而起,主观看客观,无物可客观之。另有痴者涨跌失心、预设结果而不知,依我不依图,苦顿无期。此为依智不依识。
第三:言语文字有漏,而法理无缺。执于言语文字者,暗生暗解、无明无智。其断章取义、偏信偏解、推字敲语者,无非如此。故有“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之禅宗本旨。线段又何尝是线段?中枢又何尝是中枢?分别力度又与k线、均线、macd何干?懒人路线又何尝不是无明之人的地狱门前?此非关缠师,止限文字,更是无智偏识者之自妄自暗,于理论无干。此为依义不依语。
第四:方便法如筏喻,指月之指非月。分型、均线、线段、指标、形态、压力、支撑、数列,不一而足,执喻执筏,不能断而舍,名不了义,依此“自慢障碍本心,不得正见”。更有以技为道者,痴妄住谛,自因落果,以技术为圣杯圭臬,自欺行乐。殊不知人、道之别,何况术乎?此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正信之外皆迷信,是为诸坑之一。今天稍微填点土,垫高点,但要走出来,还是不够的。虚头巴脑的东西以后不玩了,诸缘和合了再说。
上证指数线段类上涨趋势,第五段还没完成,完成后可以根据力度看是否有顶背驰,这个顶背驰是大概率事件,成立后至少有一分钟震荡,而震荡就可以根据对缺口的回试情况判断市场整体的强弱程度了,操作上可以根据分析来,是否短差根据自己水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