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底(多重底)

分类: 技术分析 |

一、三重底
1、三重底就是一个W形底再加一个V形底,即WV。
2、三重底是指股价经过一轮下跌之后,出现小幅反弹;由于空头气氛浓厚,股价再次下探;股价下跌到上轮低点处受到支撑,买盘增强,股价再次拉起;股价上升到前期反弹高点附近,又受阻回落;此时,股价下跌到前两次低点的连线形成强力支撑,股价拉起,并一举突破前两次反弹高点形成的颈线位,这种三低两高的走势形态称之为三重底。
3、三重底是W形底的复合形态,又是头肩底的变异形态。
4、三重底由三个底部组成,其颈线位置是将左底的顶点与第二个底的顶点连线延伸出去所形成的连线。
5、三重底是更为扎实的底部信号。
二、三重底的形态特征
1、多发生在波段行情的底部或多头与空头行情的修正走势之中。
2、三个底部与颈线的距离大致相当。
3、三重底的右肩成交量应该明显地较其他两者大。
4、三重底的任何一个底亦有可能以圆底形态呈现。
三、三重底的市场意义
1、三重底是主力吸货到洗盘的体现。
2、三重底虽然形态差不多,但前两重底部是被动性下跌,而后一重底部是主动性下跌,其性质完全不同。
3、突破颈线位后的理论涨幅,将大于或等于低点到颈线位的距离。
四、三重底的形成原理
1、三重底形成的原理是:
2、如果还有较多浮筹,则再多做几个来回。日K线图则形成2个以上凸点、3个以上的底,称为多重底。
五、三重底的研判要点
1、在三重底的研判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要点是:
2、三重底的上涨力度
3、三重底的操作要点
4、三重底的强弱区分
5、三重底的买卖时机
6、三重底的确认标准
a、有时即使在走势上完成了形态的构造,但如果不能最终放量突破其颈线位的话,三重底仍有功败垂成的可能。
b、投资者需要耐心等待三重底形态彻底构筑完成,股价成功突破颈线位之后,才是最佳的建仓时机。
c、在三个低点和形态还没有定型时不要过早介入,虽然有可能获取更多地利润,但从风险收益比率方面计算,反而得不偿失。
六、三重底的操作策略
1、5日均线、10日均线金叉买入,死叉卖出(该方法适合周期长,跨度大的三重底形态)。
2、在每次探底过程中,有效站稳5日均线,且量能温和放大,可介入。
3、每次探底后,反弹展开,月价托形成后介入。
4、三重底形态,可在第三重底部形成后,月价托形成后介入,只要不跌破三重底低点连线便一路持有。
5、小周期三重底形态,第三重底部形成后,5日均线、10日均线金叉后,不死叉便一路持股。
6、三重底形态,可在股价放量有效突破颈线位后介入。
7、三重底形态,可在突破颈线位回抽过程介入。
8、三重底形态,可在第三重底部形成后,MACD指标金叉后介入。
9、三重底形态,可在第三重底部形成并拉起后,有效突破上次头部月价压后介入。
10、三重底形态,股价形成第三重底部拉起后,可在突破前期高点与第二次反弹高点连线形成的下降压力线后介入。
七、三重底的注意事项
1、三重底形态,出现在长期下跌的末端,可作为反转底部形态,且周期越长,可信度越高,突破颈线位以后的上升行情级别越大。
2、三重底形态,出现在大级别上升行情中段,可作为大级别上升行情中继的底部形态,其周期往往不会太长,但可信度也较高。
3、三重底形态,两高三低是该形态的形态原则,万变不离其宗。
4、三重底形态,突破颈线位须得到量能激增来确认突破的有效性。
5、三重底形态,各底部区间周期大体相同。
6、三重底形态,形态内部量能呈现犬牙交错,逐级抬高,总体为涨放量跌缩量。
7、三重底形态,向上突破颈线位,macd指标须同步进入水上强势区间。
8、三重底形态,向上突破颈线位,短期均线系统要须呈现多头排列,长期均线系统须走平或向上发散,长短均线系统总体多头排列。
9、三重底形态,三个底点(即底部)往往不是在同一水平,只要幅度相差不大于10%就不影响形态判断,三重底形态一般第三重底部低点比前两次要高(不排除激进洗盘小幅击穿前两次高点)。
10、三重底形态,作为大级别行情中继的底部形态时,突破颈线位后,持续上涨量能保持温和即可,而作为反转型底部形态时,则需要持续放量。
八、多重底
1、多重底就是W形再加多个V形,即WVV。
2、多重底的最后一浪指的是:底部箱体震荡的最后一谷底。
3、当股价形成多重底,但并未突破颈线的时候,是高抛低吸的好时机。
4、多重底颈线的突破成为了投资者最后的绝佳买入时机。
5、强势形态的多重底,属于上上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