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主图发布!!一二三类买卖点选股!!

标签:
缠论研讨一二三类买卖点 |
分类: 技术分析 |

第一二三类买卖点的形成:
第一类买点:某级别下跌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跌破最后一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后形成的背驰点。
第二类买点:某级别中,第一类买点的次级别上涨结束后再次下跌的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
第三类买点:某级别上涨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低点不跌破中枢上边缘的中枢破坏点(ZG)。
第二类卖点:某级别中,第一类卖点的次级别下跌结束后再次上涨的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
第三类卖点:某级别下跌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离开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高点不升破中枢下边缘的中枢破坏点(ZD)。
首先必须明确这是在同一级别上分析的,接着才能有第一、二、三类的买卖点,离开级别的分类,缠中说禅屠龙刀,就会被用成水果刀。
1. 第一类买卖点,就是该级别的背驰点。
2. 第二类买卖点,站在中枢形成的角度,其意义就是必然要形成更大级别的中枢,因为后面至少还有一段次级别且必然与前二段有重叠第二类买卖点,不必然出现在中枢的上或下,可以在任何位置出现。
3. 第三类买卖点,其意义就是对付中枢结束的,一个级别的中枢结束,无非面对两种情况,转成更大的中枢或上涨下跌直到形成新的该级别中枢。
第一二三类买卖点的特殊情况
1. 没有本级别第一类买卖点,这就是小级别转大级别的情况。一个级别的中枢出现第三类买卖点,此时没有本级别的第一类买卖点,只有第二类买卖点。
2. 第二类买点与第三类买点重合。
缠中说禅升跌完备性定理
缠中说禅升跌完备性定理,市场中的任何上涨与下跌,都必然从三类缠中说禅买卖点中的某一类开始以及结束。换言之,市场走势完全由这样的线段构成,线段的端点是某级别三类缠中说禅买卖点中的某一类。这里开始涉及线段了,为后期的线段做了理论的引导。
“市场必然产生赢利的买卖点,只有第一,第二,第三类” ——
第一第二第三类买卖点图解:
第一第二第三类买卖点强度:
一、作为三类买点来说,优先顺序自然是123,无须多说
二、第一类买点强度区别
3. 两个中枢的趋势背驰,是大部分,构成1买通常力度较强,1买后形成反转的概率很大了。
一个标准的下跌趋势结束的位置就是背驰点,也就是第一类买点,这个位置自然也成为走势类型的分解点,后面将展开的是新的走势类型。在第一类买点出现的这一秒,新的走势类型掷不存在一个中枢的,而第一类买点之后对应的自然是一个向该走势类型第一个中枢移动的过程,而当次级别走势类型结束后回拉的反向次级别走势类型结束的位置就对应着第二类买点,在第二类买点出现的时候,本级别图上在新的走势类型出现后只有两段,依然没有中枢,从第二类买点开始自然也是一个向该走势类型第一个中枢移动的过程。参考文章开篇的一个问题:就是第二类买卖点可以低于(高于)第一类买卖点,最弱的情况图形上对应之字型,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该第二类买点开始的上涨,将在第一类买点处构成新的走势类型的第一个中枢,但即使如此依然改变不了第二类买点后必然对应着向新的走势类型形成后的第一个中枢移动的本质。实际走势中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但在理论边界里也是必须强调的,禅师当年之所以让小资金的投资者尽量买在第二类买点的原因,就在于此。最一般的情况第一类买点最低,第二类次之,之后的走势完全可以演化成一个线段类的上涨,只要不出现中枢,那这个向中枢移动的过程就可以一直进行下去。而当中枢形成后,在出现第三类买卖点前,本质上在该级别内是不存在缠中说禅的三个买卖点的,中枢震荡中的操作方法所对应的买卖点自然不是本级别内缠中说禅理论中的三个买卖点,但对操作来说,只要第三类买卖点没有出现,就可以按照向上段结束抛出筹码,向下段结束买入筹码的方法进行操作。当一段大幅度下跌结束后,可以通过一段更大力度的拉升回到中枢(否则走势图上将永远看不到V型反转了),在理论的边界内这都是必须说明的,而当第三类买卖点出现后,所对应的原中枢死亡,必然会有一个向新中枢移动的过程。
缠中说禅理论三个买卖点的重大联系----------均对应中枢移动过程
趋势背驰后第1类买卖点的操作
缠中说禅背驰-转折定理:某级别趋势的背驰将导致该趋势最后一个中枢的级别扩展、该级别更大级别的盘整或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图2:

上面两图趋势背弛后的第1类买卖点都没有重新回到中枢内,那么根据定义就形成了第三类买卖点,那么这样该怎么处理呢?
上涨趋势形成第一类卖点则反之。
为什么?因为禅师讲过这样情况很可能最终就会形成所谓的V型反转。
注意:上面两图都是最终未完成的走势,即1段走势类型的延续。
下面,既是第二种
转折至少回到中枢内
(>=ZD或
即:下图为两段已经完成走势类型的连接
1,该级别更大级别的调整
2,该级别以上级别的反趋势
而对于实际的操作,这两种情况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例如是盘整还是上涨,关键看突破第一个中枢后是否形成第三类买点,而操作中,是在第一、二类买点先买了,然后观察第三类买点是否出现,出现就继续持有,否则就可以抛出,因此在操作上,不会造成任何困难。当然,如果是资金量特别小,或者对本ID的理论达到小学毕业水平,那么完全可以在突破的次级别走势背驰时先出掉,然后再回试是否形成第三类买点,形成就回补,不形成就不回补,就这么简单。
下跌+盘整和最后一个中枢扩展的区别
那么,实际操作中,怎么才能达到效率最高。一个可被理论保证的方法就是:在第一次抄底时,最好就是买那些当下位置离最后一个中枢的DD=min(dn)
第二类买卖点的问题:
简单地,就说第二类买点,卖点的情况反过来就是。
第一类买卖点就是背驰点,第三类买卖点就是中枢破坏点,这都是很清楚的。而这第二类买卖点,好还是有很多不明白。其实,所谓第二类买点,就是第一类买点的次级别回抽结束后再次探底或回试的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点。这个定义在前面说得很清楚。例如,一个一个5分钟底背驰后,第一类买点上去的1分钟走势结束后,头肯定有一个1分钟的向下走势,这走势的结束点,就是第二类买点。
那么第二类买点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
一、最强的情况
第二类买点刚好构成原来下跌的最后一个中枢开始的震荡走势的第三类买点,也就是第二、三类买点一了,这是最强的走势,这情况,一般都对应V型反转的快速上升,是最有力度的。
二、最弱的情况
第二类买点跌破第一类买点,也就是第二类买点比第一类买点低,这是完全可以的,这里一般都构成盘整背驰,后面对应这从顺势平台到扩张平台等不同的走势,这在后面的课程里会说到。
三、一般性走势
也就是前面两者之间的走势。这种情况下,第一、二、三买点,是依次向上,一个比一个高。站在原来下跌最后一个中枢的角度,第一、二、三类买点都可以看成是中枢震荡的结果,因此,在第二类与第三类之间,可能会存在着更多的中枢震荡走势,不一定如第一、二之间是紧接的。那第二类与第三类买点之间的震荡买点,一般就不给特别的名称了,当然,也可以看成是第二类买点,这样,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注意,只有在这回升的中阴状态下才有第一、二类买点,中阴状态结束后,所有的中枢震荡只存在第三类买卖点以及中枢震荡的买卖点,就不存在第一、二类买卖点了。(教你炒股票101:答疑1)
图中AB是一个盘整走势,BC也是一个盘整走势,这种组合就是盘整加盘整。
第三类卖点,这在不同的情况下,其操作意义显然是不同的。不妨以此为例子,仔细分析一下:
一、在一个大级别的中枢上移中,一个小级别的第三类卖点,唯一注意的,就是这个卖点扩展出来的走势,是否会改变大级别中枢上移本身,这里,根据大级别的走势,不难发现其界限。因此,这种第三类卖点的操作意义,就不大,关键是警戒的意义。如果是短线的短差,那也是小级别的中枢震荡中来回操作,因此这第三类卖点也只是构成一个震荡意义的操作点。
二、在一个大级别的中枢下移中,这样,一个小级别的第三类卖点,其意义
就是这卖点是否让大级别中枢的下移继续,如果继续,那就意味着这里没有任何的操作价值(当然,如果有卖空的,那是另算了)。这类第三类卖点的操作意义,基本没有,如果说卖,大级别都中枢下移了,好的卖点估计都过去了N的N次方个了,也就是说市场已经给你N的N次方卖的机会,你还没改正,那你大概更适合去卖豆腐了。
这里,还可以更精确地分析一把。根据先后已经买卖点的级别,无非以下几种情况。
1. 大买点后小买点
如果两点间有一个大卖点,那么,就可以归到第2种情况去。如果没有,那么这个小卖点后,将有一个小级别的走势去再次考验或者确认这个大买点后形成的大级别结构,只要这个走势不破坏该结构,接着形成的小买点,往往有着大能量,为什么?因为大结构本身的能量将起着重要的力量,一个结构形成后,如果小级别的反过程没有制造出破坏,一种自然的结构延伸力将使得结构被延伸,这是一种重要的力量。
在一个大中枢里,是没有大买卖点的,因为出现第三类卖买点,就意味着这中枢被破坏了。这种大中枢中的小买卖点,只会制造中枢震荡。因此,这里买卖点通说,就是这类买卖点,一般不具有小级别的操作意义,这是最容易把多空搞乱的。
但是,其中有一种买卖点,往往具有大级别的操作意义,就是大级别中枢震荡中,次级别的买卖点。例如,一个5分钟的震荡里面的1分钟级别买卖点,就具有5分钟级别的操作意义。因为该买卖点后,无非两种情况:1. 就是继续5分钟中枢震荡;2. 刚好这次的次级别买卖点后的次级别走势构成对原中枢的离开后,回抽出第三类买卖点,这样,原来这个买卖点,就要点类第一类买卖点的样子,那第三类买卖点,就要点新走势的类第二类买卖点的样子了。( 注意:这只是比喻,不是说这就是大级别的第一,二类买卖点 。)
支持递归1分钟,支持各个小级别一二三类买卖点选股。都可以任意调节!!!
目前最新版本缠界老司机公认的缠论主图和选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