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量打拐的实战图解
标签:
kdj指标放量打拐 |
分类: 技术分析 |
KDJ指标的简单用法
KDJ指标又叫随机指标,是由乔治·蓝恩博士最早提出的,广泛用于中短期趋势分析,主要是通过K、D和J这三条曲线的所构成的图形关系来分析股市上的超买超卖,走势背离及K线、D线和J线相互交叉突破等现象,从而预测股价中、短期及长期趋势。
KDJ指标在实战中的基本用法:
KDJ低位金叉、高位死叉:
KDJ在30以下出现金叉,买入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当KDJ在80以上死叉,将会有较大的跌幅。
背离:KDJ指标与股价之间的走势相反而形成的背离现象,分为顶背离和底背离两种。
1、顶部背离:
当股价走势一波比一波高一直向上涨时,而KDJ指标却走出一波比一波低的走势,这叫顶背离现象。KDJ顶背离现象一般是股价将高位反转的信号,表明股价中短期内即将下跌,是卖出的信号。
2、底部背离:
当股价K线图上的走势一波比一波低在向下跌时,而KDJ指标却走出一波比一波高的走势来,这叫底背离现象。底背离现象一般是股价将低位反转的信号,表明股价中短期内即将上涨,是买入的信号。
3、需要注意的是:
在KDJ的背离中,顶背离的研判准确性要高于底背离。当股价在高位,KDJ在80以上出现顶背离时,效果最佳。而股价在低位,KDJ也在低位(30以下)出现底背离时,一般要反复出现几次底背离才能确认。

放量打拐的实战图解
1、概念:
放量指单位时间内的成交量比以前明显放大。“打拐”指打击股价由匀速运行到加速运行的拐点部位。
2、意义:
放量打拐的瞬间是爆涨临界点。对于事物,由量变到质量变,总有一个拐点,这个拐点是事物的临界点;对于股票操作,对应的每一种图形,都有一个启涨点,这个点就是爆涨临界点。爆涨临界点以前,线之下,是慢慢的涨,是匍匐前进;爆涨临界点,是噗哧窜出去,以后是跳跃的涨。(股价放量打拐的瞬间是爆涨临界点,过T
线的瞬间是爆涨临界点;股价过筷子线的瞬间是爆涨临界点;喷嘴喷出的瞬间是爆涨临界点;过老鸦头不准踏空,也是要求买在爆涨临界点上;扇股线更是把握股价在不同涨速变动瞬间的临界点。)
3、形态:
常见的放量打拐有三种形态,见图1:
操作指南:
1、在“2 3”的区间(即60日和120日平均线以上的空间),找到K线的几个高点,连成直线,这称作“第一上升速度”线。K线的高点越多,连成的直线越有技术意义,如(2)的A、B和C点连成的直线。这种上升速度就称为“第一上升速度”,这是因为主力缓慢地收集筹码而形成的。一旦主力完成收集筹码的任务,会有两种可能:其一是洗盘,把混入进来的散户吓出去;其二是快速拉升,这往往是利好刺激,来不及洗盘了。
2、(图2)中D点发现股价突然急升,K线冲过“第一上升速度”线。这就意味着股价上升速度加快,已突破“第一上升速度”,进入“第二上升速度”。由“第一上升速度”进入“第二上升速度”肯定有一个拐点,这是一个很好的买入点,所谓“打股票”,就是打在这个点上,称为“打拐”。
3、打拐的量形态有两种:其一是“缩量打拐”。对于一个老庄股来说,绝大多数筹码都在主力手中,主力不卖出,散户手中也没什么可作买卖的筹码,这种庄股在加速度拐点时,不需要放很大的成交量。其二是“放量打拐”。这是因为“第一上升速度”末端的股价尚低,与主力的成本相仿,此时仍是新主力建仓的良机。况且,散户的获利盘和前期的解套盘蜂拥而出,有充足的货源,主力当然照单全收,这时日成交量会成倍增长。
4、估算放量的程度只要看量柱状体的上升速度,见(图2)中的E点,红色量柱状体已到达10日量平均线的二分之一高度,而交易时间才36分钟,如此的放量速度,半天就会达到“两倍量”以上,这是明显的放量。那么,F圆圈处就是“放量打拐”的拐点处。
5、收盘后,见(图3)所示,放量打拐的图形就直观得多,A点的成交量柱体图比5日均量线高出2倍有余,明显放量。日K线原来的上升速度是R至S的斜率,现在“拐”成T至U的斜率,显然是加速度上升。您如果在上午10:09的时候买入,正好“打击”在“拐点”上,故称为“放量打拐”。
总之,主力建仓后总要拉升获利,这样才能在高位派发,而在股价建仓区间,往往有一条压力线在上面压制着股价,不让股价超过该压力线,主力就在压力线之下、60线之上逐步推高股价,完成建仓,在建仓完毕后,可能会洗盘,也可能直接进入拉升,而这条压力线如果被放量突破(或者缩量突破),都意味着主力已经开始拉升股价了,这就是“放量打拐”,一旦开始拉升股价,就必须上涨远离成本区,否则主力没法出货,我们就守候在这根压力线(高点连线)附近,突破时跟进,注意还要选择有基本面支持的股票,消息题材票需慎之又慎!
使用体会:
首先通道不能太陡了,因为太陡容易透支了变轨打拐的效果容易失败这里再引进一个小概念起始波动率这个词是我随便起的一个名字为了大家好理解好识别。哪什么叫起始波动率呢一会为上图给大家分析一下:起始波动率在涨幅30%最佳,这个30%为什么最佳呢容易打拐成功呢,因为起始波动率决定了上升通道的斜率,太大了涨幅太大了容易走出失败。
股市两大定理三个推论
定理一:短期力量服从长期趋势
无数交易者的失败经历都证明了这条定理的有效性。这也是很多所谓“骗线”的成因之一,当我们看到一根单日的上涨吞没阳线,K线的技术分析方法告诉你,这确实是一个明确的短期上涨信号。
于是,当你尾盘重仓追进准备搏杀,第二天,股价却直接低开低走。打开股价趋势图仔细研究发现,原来,中长期均线明确的告诉你,这是一只趋势向下的股票,短期冲高有可能只是一则消息的刺激,或者,就是有一些游资在拉高出货。
同样的事情也有可能发生在牛市行情中,当一只股票在你刚刚买入后的某日突然跳水,或许此时,你刚刚有的浮盈被抹掉大半,或许更惨一些,账面已经亏掉5%,结果,你刚刚勉强保本卖出或割肉换股,第二天,股价又开始了扶摇直上,无论白马黑马就这样被你错过了。同样,再看这只股票的k线图,人家的单日暴跌只是在大上涨周期中开个玩笑而已,而你,却不幸的当真了。
这就是无数人说过无数遍的:趋势为王。真理重复多少遍都不是多余的,因为纵使我们不断的重复,我们依然可能不断的犯错。所以,记住上文那两个我们或许亲身经历过,或许只是听闻过的教训,然后大声的重复那四个字:趋势为王。
定理二:技术信号服从股票基本面
基本面是做什么用的?可以明确的说:无论是宏观市场还是微观个股,基本面毫无疑问有着最准确的定价作用。但是,大到市场指数,小到个股,每个投资者对标的的基本面与估值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因此,每名市场参与者的成绩与盈亏不同,归根结底是对市场的理解不同造成的。
比如现在,上证指数在2850点附近反复震荡,有人认为市场正在筑底,有人认为目前是市场再次大幅下跌之前的中继平台。其实,无论是看涨、看平还是看跌,每个投资者都能找到自己认为可信的技术信号,但是,市场最终的走势只有一个,不可能看涨、看平和看跌都正确。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决定未来投资者交易成绩的,并不是所谓的“技术信号”,说到底,是对市场基本面与情绪的把握能力与准确程度。
在这里还想说一句非常关键的话,希望朋友们仔细琢磨琢磨味道:如果一个技术信号不能反映当时市场的基本面,那么它一定是受市场外因素影响形成的。但是,市场外的影响永远是短暂的,影响结束后,市场会向它本该行进的方向加速行进,直到它认为达到下一次的平衡为止。
以上就是投资心得中的“两大定理”,下面,我们来看看由这两大定理引出的三个推论。
推论一:买入被低估的股票时,忽略任何技术因素
买股票时从来不看任何K线、均线之类的东西。特别是当你认为一只股票已经低估,然后,空头依然肆虐,并且股价还在持续跳水,你基本上可以认为这是市场先生在慷慨的给你送钱。这时,你根本不用考虑这只股票还会跌多少了,先杀进30%至50%的仓位再说。在记忆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在股价半死不活时买入,然后,没几天,技术上的看涨信号出现。最重要的一点,朋友们一定要确信,这个市场里,最不缺的就是智商高的人,股价低估,谁都看得见,你现在不买,自然有人慢慢的买,他们买着买着,股价自然就高了,这时候你再买,或许人家已经赚够了,卖了。这样,我们的风险就太大了。
推论二:上升通道中,60日均线最重要
这是多年来在牛市实战中最重要最管用的一条心得。在市场处于牛市或一只股票处于完整的上升通道时,只要它能不断的创新高,并且不断的调整到60日均线附近,你也可以默认,这是市场在给你送钱。
此时,你有两种操作方式:沿着60日均线低买,然后在股价创新高后卖出并等到股价回落至60均线附近时重复上面的操作过程;或者,逢低买入以后一直持有到股价最终的顶部。雨山投资认为,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没有优劣之分,朋友们只要找到这样的股票并且坚决买入它,你会发现,其实赚钱真的没有那么难。
或许有朋友会问,如果我们在买入这样的股票后,它随即有效跌破60日均线,怎么办?
第一,在经验中,这样的概率并不大;
第二,如果真的有这种情况发生,那么,一定是更高级别的风险突然降临,也许是个股的突发重大利空,或者是更高级别的系统性风险,此时,我们要坚决止损离场。因为,在市场的所有趋势中,系统性机会与风险始终排在趋势链的最顶层。
推论三:当股价上涨脱离基本面时,识别见顶信号最关键
这条推论是多年来能在一只股票上赚足利润的最大依仗。牛市不言顶,当市场情绪达到癫狂,股价总会脱离基本面很久的。此时,如果我们墨守成规,发现手中的股票突破自己的估值顶后就立即卖出,或许,你会错过这只股票最丰厚的一段利润。
我们在卖出一只股票时,其实也有两个标准可以遵循:
第一,你主观认为自己已经在一只股票中赚够了;
第二,你发现这只股票在客观上已经见顶。
与上面的例子相同,这两个标准都对,没有优劣之分,朋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但是,无论如何,确保你最终安全的,一定是要在手中个股的大顶来临之际准确的识别出见顶信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