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溪茄式壶和“壶痴”由来

(2011-04-22 14:32:37)
标签:

杂谈

东溪茄式壶和壶痴由来
  
  这是一件以瓜果植物为形的紫砂壶(图一),此壶形态贴近葫芦,也有叫瓢式壶,但宜兴制壶艺人将这种式样习惯称茄式壶。壶工艺极为端庄大气,制壶用的砂泥也非常讲究,制陶艺人把这种材料称之本山绿泥烧泥烧制成为团泥;色泽高雅,又称冷黄金。此壶虽属瓜蔬形,但整个壶的弧线柔中带刚,生动有力;壶嘴、盖、钮的线条及颈部直至壶身构成整个壶的式样,与壶的整体协协调一致,曲线强劲有力;主体气饱满,整体感强烈,富有精神;此壶比例恰当,有一种古朴典雅之美。这把壶的另一艺术物色是壶身装饰字画镌刻,正面壶身镌刻的是一件汉玉龙首带钩和一块残缺的汉砖,带钩是啄地法刀刻,显出阳体山篆字,很见功夫。而残砖则以刀法直接刻出砖形和古文字,这一玉一砖,字体为一阴文一阳文,艺术对比分明。左边一行书为:
  汉晋两事,此镌刻作品使人有:发思古之幽情。
  壶的背面(图二)是一幅行草流畅的书法作品,潇潇洒洒七个字,为偶然来憩大哦东,落款是南洋给奖优等,东溪。底款方印阳体:艺古斋三字(见图三)。
  我们说陶以文为贵,是有一定道理的。从这把壶上的书法落款、壶底的印章告诉我们,东溪,本名赵松亭,宜兴著名文人,紫砂陶业实业家,不但自己能制壶,而且更精于诗书镌刻,曾受收藏家吴大徵之聘,为其壶刻字。由于他胸怀大志,一心想发展紫砂,两年后又回宜兴,并在宜兴川埠建过紫砂窑,专请制壶高手程寿珍、储铭、得根等为他制壶,专供上海客商,并做出口业务。艺古斋就是赵松亭本人的斋名。直到1934年赵松亭逝于宜兴上袁,享年82岁,由于他在历史上为振兴紫砂作过很重要的贡献,老一辈制陶艺人对他都十分敬重。
  有品位的紫砂壶自明清以来,一直是书画家的雅玩之珍爱。如明代陈继儒,清代陈曼生、吴大徵直至近代南京画家亚明与上海画家唐云等等。我和亚明是藏壶之藏友。二十年前,一个初夏的上午,应亚明之邀,我携带此艺古斋东溪茄式壶去他画室畅谈壶艺。经亚明介绍与唐云见过一面,后来亚明向我转达唐云先生有爱我此壶之意,并留下唐云先生自己作品五幅,任我选两幅,以此交流,当时我爱壶胜于字画,即去信婉言谢绝,此后亚明来信说:君爱壶如命,真乃壶痴哉。此后大家都称我壶痴,却不知出自何处,其实是源于亚老的一句戏言,二十多年前我的外号壶痴不胫而走,直到如今。
  岁月悠悠,连同此名贵之壶,回忆一段往事,不胜感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