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一生,到底恋爱几次合适
标签:
思思小米浩子甜言蜜语经历情感 |
分类: 婚恋课堂 |
http://www.21xiehou.com/static/uploads/news_images/2010/11/02/10_24_16_946311.jpg
有了技术含量的感情就不是真感情了,决定能否找到好男人的,到底是完全靠命运,还是我们本身的诉求就有问题?这个虽然依人而定,那我们也试着展开下讨论。
零经历型
网友观点
LISA:可能是第一次恋爱的缘故,自己投入特别大,恨不得把一切都给他,有时被人说成爱得很“没自我”。有经验的人经常教育我要讲究“技巧”,可我总觉得有技巧就不是真感情了。
小丁:男友是我的初恋,但他之前交过好几个女朋友,他的甜言蜜语虽然动人,但我经常会想到,这些话是不是以前也跟别人说过?他也这样拥抱过别人?想到这儿我就觉得很不公平!
宝宝:我和男友都是彼此的第一次,这样挺好的。好比开别人开过的车,总是要有段时间磨合、调整,有些东西仍是不可改变。但一辆新车它会随着主人的习惯成长为最佳状态。就像是我亲手创造的这个人,怎能不合拍?
案例一:
思思和浩子是在高中时代的学生会里认识的,那时两个人都是会员,在一起时间长了,就擦出火花来了。从正式确定恋爱关系到现在为止,两个人一起牵手了差不多快5年,他们彼此是对方的初恋。所有人都觉得思思和浩子是天作之合,人见人羡慕。
可是思思心里总是有一点点奇怪的情绪在作怪,扰乱她小鹿般的心。她总觉得虽然浩子人不错,和他在一起也很舒服,也许是因为他只有过思思这个女朋友,所以在约会中总显得不够成熟体贴懂得照顾人,连约会完送女友到家都不懂,每次都是送到车站就算完了。更别提说什么甜言蜜语了。
看电视看小说看别人的男友或者丈夫,一个比一个解风情,懂得女人心,会说让女孩子心花怒放的话,各种经典恋爱桥段精彩纷迭上演,让思思心里又酸又难过,主动去提醒浩子该怎么做,可是他却总如一块木头,愣是不开窍。不甘于一场逐渐平淡起来的爱情的她开始迷茫加动摇,不知道是男友不够爱自己呢,还是外面的帅哥太精彩……
点评:
1、没有恋爱过的人,无论男女都会有些青涩,这就需要你们互相磨合,共同去抚育你们的爱情之花;而恋爱经历丰富的男人,他们通常十分懂得女人的喜好,懂得如何讨好你,让你有一种被溺爱的感觉--可是这未必就是爱情了,相反还需要你随时睁大眼睛,看看他的多情浪漫成分里,“唯一感”和“真心度”究竟有多高。
2、一个男人会怎么对待他爱的女人,都是女人一开始就“教导”给他的。另外一个人成不成熟,和恋爱经验多少没有必然联系。
3、恋爱中,随时因为外界的诱惑而离座并不犯法,可是在起身前最好三思。须知会浪漫手段的男人一条街都是,但合适你的人精,实在稀罕。
身经百战修得正果
经历无数型
网友观点区
林:恋爱次数太多,就变成游戏了。我们又不是要编恋爱大全,把自己搞得跟机器似的有意思吗?更何况,我相信这些“恋爱高手”到最后也不会知道自己还有没有真心。
小可:乱花渐欲迷人眼啊。我老听见一些中年的、经验丰富的人感慨,总觉得恋爱就是一种无休止的重复,没有任何新鲜的。我想,恋太多次,难免会让人麻木。表面上是对恋爱对象的要求更准确更苛刻了,却发现世上已经没人能满足他的要求……
白风:也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有的人恋爱多次之后,使自己的“功力”加强,更加懂得男女关系是怎么回事,怎么和人相处。这种人一旦选定了结婚对象,你放心好了,一定是他最后一个选择!
案例一:恋到疲惫
小米并不是那种第一眼美女,但看着干干净净气质颇佳,有点小才气,还写的一手好字,可以说是内秀型。这样的女孩其实比那些毫不含糊摆明了漂亮的女孩更有市场,这是大多数男人的一个误区--太漂亮的不好追、不安全、没内涵。而小米的优势在于各方面条件都适中,身材、相貌协调顺眼,言谈举止得体,说话机智风趣……总之小米很有男人缘。小米深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其实她比别人想象的更自信,加之她本身就是个感性多情的人,从学生时代起小米就没闲着过,男友换的跟走马灯似的,俩月没男友就算严重空档期了。
小米是个不放弃任何一段感情可能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改变,从学生到白领,从花季少女到待嫁的年龄,小米也开始考虑婚姻了,她对婚姻是有憧憬的。然而小米身边这些作为奔婚姻方向而选择的男友也依然是来了又去了,都不长久。每当一段感情出现正常的磨合、争执、闹矛盾的时候,小米都以不变应万变的不做任何努力,她说随他去吧,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努力也是无用功。小米谈恋爱的状态越来越疲了,甚至分手后空档俩月以上都不着急找了,也并非是找不到合适的备选。
小米说:现在越来越懒得开始新的了,怎么着曾经也谈过条件特别好的,要是现在让我低就还真不行,可所谓好的吧又都有问题。因为无论换成谁,交往两月以后我都会很清晰地推断出以此人的性格特点继续下去俩人会为何事争吵、不愉快、别扭。会想到这个结果会像以前和某某在一起的情形……一想到这就没意思了,对维持当下这段里的问题就没了耐心。既然都有问题,跟谁谈的结果都是一样,我也不抱太大热情了,不想在一段关系里投入过多精力和耐心,成就成,不成就不成了,我现在唯一的标准是这人要我家里人喜欢就行。
点评:
1、这是典型的闷骚型选手,太知道自己的优点有时也不是好事,太容易把自己当回事了。有文艺女青年的情结,又经验主义。
2、耐不住寂寞喜欢体验,又摆出一幅看透世情知天认命的文艺范儿。还总拿着自己吃过猪肉看过猪跑当取舍的资本,拿着经验挑人总看到别人的问题,却不找自身问题。
3、一定年龄后这种人在择偶的路上最容易高不成低不就,这种类型学生时代还吃的开,因为大家都傻乎乎的不懂,而在成人世界里这种中年女文青被剩下了一点不奇怪。
--结束篇
到底恋爱多少次锁定对象比较合适?
--摘自心理医生毕金仪博客
货比三家是很多精明的买主惯用的购物技巧,不少父母怕孩子过早地与异性确立恋爱关系会错过条件更优秀的可能性,有时甚至用这个技巧来说服热恋中的孩子。当然也不乏一些对婚姻有独特要求的人,自愿以此作为择偶不二的原则。那么到底恋爱多少次锁定对象比较合适呢?
答案是:次数越少越好。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随着年长个人经历的复杂化,人们倾向于粉饰以往的恋爱回忆:那些美好的东西越来越多地被保留,形成了对当下情感经历强烈的对比效果。
比较的结果大多使人感觉对当下的失望和对以往更多的留恋,每次比较都是对回忆的再次提纯过程。这样的提纯使得人们做出取舍时更容易看到缺陷和不足,对比的次数越多,成功的希望越渺茫,心中对“或许今后能遇到更好的”想法越强烈。这就是恋爱过程中阻碍幸福成功的自惑心理。
小提示:
1、自惑心理的累积来源于生活:择偶标准一再提纯,能完美契合的人却迟迟没有出现,过于主观地死守着自己的幻想对号入座,难免坐失良机。就像拿现成的框子去买合适的画一样,谈何容易,而这样的障碍分明就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的。
2、多次未成就婚姻的恋爱经历会使经历者进入一个怪圈:认为恋爱本应久谈不决,长此以往,每当谈婚论嫁时对方的缺点就会异常刺眼地显露出来,再加上自惑者极善进行将人比人,比来比去,更难决断。
3、自惑中的他惑成分:很多自惑者是耳朵根子很软的人,他们很容易受别人言论的影响,带回家相看的对象只要被旁观者给予闲言碎语的评价,马上心猿意马起来,这种缺乏主见对于追求幸福也是相当大的障碍。
最后:你终究需要几次恋爱才能获得满意的生活,获得幸福,这个不但要结合自身,合理的认识自己,对结识的人,也要有全面的了解。两个人在一起,不光看两人如何,有时候还要看自身所处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