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二次上会或蹈覆辙证监会反馈意见折射审核趋严",说的是" 证监会最新披露一批公司的IPO反馈文件,揭示了6家公司的折戟原因。值得关注的是,星光影视、佳力科技均属二次上会的企业,其被否原因折射出监管部门对“二进宫”公司的审核趋严,对后来者颇有镜鉴意义。"
看了这条新闻,真的不知是应该高兴还是应该哭,中国股市这么多年了,您到现在才知道要"严",以前一直不知道?
不管你们信不信,我是不信.
原因很简单.我不认为发审委全是笨蛋.如果他们是笨蛋,就不应该让他们拿这份钱.如果他们是笨蛋,用他们的人也是笨蛋.不敢再推理了,再推,有点像当年南勇出事后,我质问南勇的师傅是谁,结果出来了谢亚龙.谢亚龙出事之后,我也曾经想喝高点问一下,龙哥的师傅是谁?
言归正转.说发审委不是笨蛋吧,与理不符.
从91年到现在,中国股市里怎么好公司不多?
什么是好公司?
一是业绩好,成长快;二是给股民分钱.
这种道理,估计小学水平的人都知道.怎么发审委的人能不知道?搞得中国股民上的印花税比分还高?
明明有些公司,从当年特别有名变成了业务基本没有了,怎么也能上市?
到今天,不怕大家笑,海虹控股和同方股份竟然代表两地科技股.都说科技救国,怎么发审委就找不出一个带点科技样子的公司?
最近问一个上市公司老板,你为什么要上市,他说了很多大道理,把自己快说成民族英雄了.我看不下去了,告诉他:
第一,你是对自己的公司没兴趣了,想让你的兄弟们能套现;
第二,你虽然承诺愿意守寡三年,不出局,但是,上市之前你的股份就让别人代持了.表面上你公布的股份不能卖,其实,兄弟们卖的有你的.
这哥们突然酒醒:你怎么知道的?
我告诉他:现在都这么玩.一个不值一个亿的公司,没希望了,上市了,就变成了价值几十亿的公司了.你们一夜富了,可苦了股民了.
要说,这种故事,我几年前就知道了,发审委不会不知道吧.如果他们说不知道,他们就是笨蛋.
发审委有人解释为发钱通过委.
我从来不敢说发审委的人收黑钱.
但是,我敢说,有不少"公关"公司收了想上市公司的大笔公关费后,就真的能通过发审委.
以前,券商恶意包装上市公司,现在要让他们关联了,他们就会适当小心一点了.那么,为什么不能把发审委的评委关联.上市时,公布是哪几位高人审的,让全国人民看看他们的水平?
郭主席上任,给人们带来希望,他承认,中国并不缺钱,钱行里的存款80万亿.只是中国缺投资品种,没有一个投资品种能跑过CPI.
感谢英明的郭主席.可上市品种没有一个好的.股市上的发审委,没有见谁为此表示辞职的.
面对这个发审委,可能郭主席也难办,说出了"加快建设多层次市场体系不断推进市场监管的公开透明".
看来,透明还需要些日子.
中国的股民还要适应一段不透明的日子.
其实,防止上市公司骗人上市,有个更好的办法,那就是:
1,延长股东套现时间.目前套现时间太快,上市公司还可以通过做帐来保证(从近期上市公司股东大规模,不计条件套现,不能说明问题?);
2,上市后业绩连续下滑,由大股东用自己的股票来抵.把大股东的利益,与上市企业好坏捆在一起,他做假的可能就会相应降低.
既然它上市不是为圈钱,是为了发展.这个他做不到?
大卫是笨人,尚能想到此,发审委的智者们不会想不到吧?
如果你们想到了,想得更多,更好,但你们就是不做,那你们就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