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印象-----超强软实力

标签:
杂谈 |
分类: 走走拍拍 |
从日本旅游回来,好多天都不适应,哪哪儿都看不顺眼。
环顾我的四周,天空全是雾霾,马路两旁的花木集满了灰尘,外形不错的高楼很多都被防盗网和晒衣架给毁了,街上奔跑的小车八成以上都灰头土脸没形象,尤其是食物,虽然都很对我们的中国胃,但总是担心不安全。。。。
其实要论城市建设的力度和速度,中国远超日本,我们的大城市各种硬件设施都比日本有档次多了,像武汉天河机场就很高大上,T3的走道宽敞得能并排开几辆车,公路也是,双向四车道的大马路比比皆是;还有满眼摩天大楼,别说北上广深那样的一线城市了,连武汉重庆杭州成都这些二线城市的高楼数量都能甩东京几条街。。。
但是,我还是觉得我们比日本至少落后了五十年,这种落后与硬件设施无关,仅仅指软实力,以我看到的日本国民的超高素质,中国想在软实力上追赶日本,那真是任重而道远。
导游说,日本不是一个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国家,所以在旅游这一块,他们并不是特别重视,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的日本才更真实,更自然,没有刻意粉饰的成分。
总体来说,这个国家给我的印象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关键词:
我能理解一个城市大马路干净,室内干净,但无法理解日本那种干净,他们不光每一条马路干净(地都像洗过的),马路两旁的花坛也干净,路上开的车子全都光亮如新,
甚至连每一栋房子的外立面都像是有人刻意用抹布擦拭过一样,尽管很多房子已经建了几十年,看上去又老又旧,但依然干净无比。
更奇的是,在他们的马路上看不到环卫工人,也看不到垃圾桶,走在街上,你会觉得这是一个连灰尘都没有生存空间的国度,垃圾自然没有露面的机会了。
二,礼貌
去日本前我非常担心,由于手关节不太好,我的行李已经精简得不能再精简了,但还是有一定重量,在机场或者酒店我都不怕,可以推着箱子走,但上下大巴车总得把箱子放进大巴的行李仓吧?虽然有同事,但我也不能每次都让同事帮忙拿吧,毕竟我外表看上去很正常很健康,没道理总麻烦别人。
结果我的担心纯属多余,所有拿行李的工作全都由日本司机代劳,压根不需要我动手。
每天早上,我们的司机师傅都会早早站在大巴一侧,只要我们走近,他一定会很亲切地点头微笑致意并用日语跟我们打招呼,哦哈哟。。。。。回酒店也是,所有行李都由司机师傅拿出来,我们只需要找到自己的箱子推走就行了。
当然,面对礼貌周到的司机师傅,我们也会礼貌的给予回应。
再就是,我们离开每一家下榻的酒店时,工作人员都会挥手致意,有的酒店甚至拉着长长的条幅谢谢我们的光临,欢迎我们再去,这些举动让人倍感温暖。
还有离开日本那天,飞机起飞那一刹那,我偶然转头看窗外,发现好几个地面工作人员全都站立得笔直,微笑着向我们的飞机挥手致意,那一刻,真的很感动,可能他们未必真的欢迎我们(素质差距太大)
,但人家至少表面上做足了功夫,这么周到的礼节的确让人舒服啊。
三 ,守法
日本人的守法在我看来已经到了整齐划一的地步,以垃圾分类为例,那么复杂的类别,若是让中国人来执行,估计没多少人会有那个耐心,我们小区推行垃圾分类已经很久了,至今没有多少人拿它当回事,都是乱扔。
日本人不一样,据说他们的小孩从进幼儿园就开始就接受垃圾分类训练,对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操作方法早已了然于心,他们的垃圾分类之细致已经到了“变态”的程度,
一个矿泉水瓶子,瓶身,瓶盖,标签都属于完全不同的类别,需要一一分开,这么严格的分类,若是让全体中国人来执行,可能吗?我觉得难于上青天
。

在马路上也能体会到他们的守法,无论是开车的司机还是走路的行人,都特别守规矩,司机不会随意变道,开车很稳,心平气和,绝不浮躁,行人则规规矩矩等红绿灯变化,没有谁抢红灯(如果有那多半不是日本人
)。

我总奇怪,为啥这个国家的人都如此听话?他们的国土不大,是我们的二十六分之一,但人口并不少,是我们的十一分之一,人口密度理论上比中国大多了,他们的政府是怎样做到让这些法律法规根植在每个人的心里的?
一个过亿人口的国家,绝大多数人都那么遵纪守法,太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了。
四,爱美
日本人的着装其实蛮低调的,颜色中性,样式简单而不张扬,无论男女,都可以看得出他们的讲究,干净整洁是基本要求,女性看上去都很漂亮,不是长得漂亮,而是打扮得很养眼,从少女到八十岁的老太太,好像都会化一点淡妆,他们的公共卫生场所多数都有专门的化妆室,化妆这件事已经全民普及了,随便一个超市的服务员,哪怕年龄已经五六十岁了,那妆容都给人舒服精致的感觉,大街上极少有素面朝天的女人,这一点,让我非常佩服。
再就是,他们对着装的要求很严格,上课,上班,运动,参加婚礼葬礼等等,都有约定俗成的服装样式,一点都不马虎。
我始终觉得,一个对外表很讲究的民族,至少说明他们对生活品质很有追求,不懒惰,不马虎,很严谨,很勤快,而这些正是干成所有大事的最基本的品质,难怪这个民族如此强大。
五,勤劳
日本是一个典型的老年化社会,漫步在日本街头,随处可见正在工作的大龄或者老龄人,比如超市服务员,小店业主,大巴车司机,景区管理员,这些老人除了年龄偏大,其他方面跟年轻人基本没区别。
我们的大巴司机年龄就很大,头发都白了,每天开车数小时毫无压力,全程态度和蔼,车开得极其平稳,而我们下榻的每一家酒店,老年工作者更多,基本上哪里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导游说,日本很多老人都闲不住,就算他们有足够多的退休金,还是不愿意闲着,大多数都会出来工作,不一定是生活有多大压力,他们就是喜欢工作。
相较于中国绝大多数人退休以后更热衷于旅游、跳舞、打麻将,日本老人明显更勤劳。
六,安全
安全两个字首先体现在食物上,导游反复说,日本的食品是全世界最安全的,我们尽可以放心大胆吃。
很多人到一个新地方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形,但去日本的人鲜少出现这类问题,他们的自来水是直饮水,不需要烧开,拧开水龙头就能喝,蔬菜水果都经过了严格检验,根本没人敢拿有问题的果蔬来卖。
再就是治安,日本的治安水平全世界第一,所有学生,包括小学生都是自己上下学,没有家长接送,这在中国简直难以想象;导游说我们晚上若想出去逛,没问题,安全得很,不用担心会遇到歹人。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我们只是说概率。
他们每家每户的阳台都有安全通道,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打开通道逃生。
他们每一家酒店的卫生间吊顶上都有一个方形的隐形开口,据说遇到地震或者其他灾害时只要拉开它,上面会掉下一瓶水,一个收音机(还有什么我忘了),而且所有浴室的浴帘都整齐划一,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该浴帘除了有隔水功能,紧急情况下还可以取下来裹在身上遮挡身体并保暖。
他们的学生书包可以在水上漂浮,万一落水了,书包或许能救人一命。
这就是日本,他们在一块面积不大且多灾多难的土地上顽强而智慧地生活着,政府清廉,法制健全,科技发达,生活富裕,教育先进,艺术门类丰富且水平极高,可以说,他们活得比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更有品质。
额,好的方面说了那么多,不足的方面也说说:
1,路太窄了,人行道完全不够人走的,稍不注意就越线了。
2,房子太小了,我们这个团标准算高的(人均八千),多数酒店都还算宽敞,但仍有一个酒店的房间很小,小到进去以后连旅行箱都没地方搁那种,导游说,这种情形在日本酒店蛮常见。
3,所有酒店卫生间都很小,只能站一个人,转身都要小心,不过他们的卫生间设施非常人性化,小而精巧,我回来以后还特别怀念。
4,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还没有普及,只能在大的商场用用,小店仍然得刷银行卡,这是我不太喜欢的地方,在国内我已经习惯拿个手机走天下了
。

嗯,我的感慨就这么多,掐头去尾只呆了五天(加上路途就是七天),感受肯定不够深入,以后有机会再去感受吧。

~~~~~~~~~~~~~~~~~~~~~~~~~~~~~~~~~~~~~~~~~~~~~~~~~~~~~~~~~
最后贴几张图
这是富士山五合目(就是半山腰,当天有云,看不见全貌)

富士山下的河口湖畔,枫叶红了


前一篇:随记2条:双十一狂欢,体检报告
后一篇:儿大不由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