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物件,大念想

标签:
杂谈 |
分类: 灯下随笔 |
周末看了一篇有关断舍离的文章,觉得很有道理,
立马决定把家里没用的旧物统统扔掉,整个周六都在翻箱倒柜,最后搜出一堆东西准备扫地出门。但在下面这三样小物件面前,我犹豫了。。。
第一件

这是什么东西?说实话我现在连它真正的名字都叫不出来,但它的用处我还依稀记得,有点类似于电子书,买它的原因我更记得,那是一个很特殊的时刻。。。
2012年3月,我妈妈病重住院,得知这个消息后我立刻请假,准备回重庆照顾妈妈,出发之前,我特意跑去电子市场买了这个小物件,并一口气下载了很多美文和小说在里面,以便在医院期间没事的时候拿出来消遣,事实上那段时间我每天晚上熄灯以后还真的只能靠这个小物件打发时间(因为医院的作息时间比较严,很早就关灯),可以说,这个小物件陪伴我度过了一段很特殊的日子,看见它,我就会想起在那个病房的微波炉前排长队热饭菜时须臾离不得这个小物件的情形,更会想起妈妈当年从病重到康复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那种快乐与忧伤交替相伴跌宕起伏的感觉太刻骨铭心了(怕癌症,结果不是)。所以,思量之后,还是决定留下它。
另一方面,从这个被淘汰的小物件身上也折射出现代科技发展之迅猛,五年前我连一部能随时上网的智能手机都没有(只是我没有哈,年轻人早就开始用了),为了打发无聊时光还得借助这样的小玩意,五六年后的今天呢?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到可以搞定一切的地步,如今我出门,什么都可以不带,只要带一部手机就行了,除了通话,上网,它还可以坐车,购物,聊天,读书,拍摄,看视频,听音乐,炒股票,银行转账,个人理财,看病挂号,交水电气费,运动计步等等,简直无所不能,不夸张的说,我已经很久都没带过一分钱现金在身上了,因为我的生活圈子根本不需要现金,啥都可以用手机搞定。

我的身体从2013年底开始变差,最差的时候是2014年夏天,因为急性髋关节滑膜炎住院近半月,出院以后大概有一个月时间都不能自如行走,需要借助拐杖,那段时间我走在路上特别灰心,同时也特别不好意思,因为小区里像我这样的年纪就拄拐杖的女人几乎没有。
为了挽救一下自己糟糕的形象,我特地跑去网购了这根拐杖,当时我认定自己的腿很难好起来了,所以买拐杖完全是冲着这辈子可能都要依靠它的心态去买的,专挑价格高外形漂亮功能满意的拐杖看,像这根青花瓷图案的拐杖,足足比普通拐杖贵好几倍,老公觉得我肯定是疯了。
如果我知道一个月以后我就能基本甩掉拐杖,几个月以后根本就不再用到它的话,这根拐杖就与我无缘了,老公后来说,你当时哪里是在买拐杖,根本就是买一件像拐杖一样的工艺品嘛。
为了记住那段灰色的日子,我决定留下它,放在客厅最醒目的位置(事实上一直都放在那里),时刻提醒我永远要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多运动,多保养,尽量不要让自己再次陷入那种悲观绝望的境地。
第三件

这只小钟看图片很普通,实物其实很精致漂亮,它为我工作了整整23年,前几个月才刚刚停摆。
当年买这只小钟我是下了一点决心的,因为之前我连续废掉了好几个小钟,都是三四十元买回来,用不了多久就坏了,而我这人特别离不开钟,晚上睡觉前要看钟,早上醒来第一件事也要看钟,所以,无论如何我还是得买一只小钟。。。
某日,逛一家高档商场时随意走到钟表区,一眼就看中了这只小钟,它外形简洁,线条流畅,数字大而清楚,完全符合我的条件,再一看价格,傻眼了,日本进口,身价200元,要知道那是九十年代初,我的工资一个月也才两三百元,这么低的收入,花200元买一只小钟真的有点疯狂,我当时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理智告诉我不能买,但就是舍不得放手,老公在旁边见我是真喜欢,说:贵就贵一点咯,买下来吧,质量好的钟可以用久一点,说不定比买廉价钟更划算呢。。。
就这样,小钟跟我回家了。
老公的话一点没错,自从这只小钟上岗,我从此没有为时间烦恼过,它二十年如一日的准时,天天在我的床头柜上尽心尽力的工作,这期间,儿子一天天长大,我们一天天变老,它就像一个低调又亲近的朋友,默默注视着我们,二十年来我的手表和手机都换了好几茬,它却一直坚守岗位,不仅报时精准,连外表也历久如新,我儿子小时候曾甩过它很多次,有时候连后盖都甩开了,也丝毫不影响他走时精准,日本制造的水平之高由此可见一斑,也因此,它毫无悬念地成了我最钟爱的小物件之一,连春节回婆家或者娘家都要带上它。
如今它虽已停摆,但我舍不得扔,反正它长相可人,气质不俗,放在床头柜上当个小摆件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