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宁乾夫老先生

(2012-04-01 15:11:36)
分类: 灯下随笔

小长假整理旧日志第二篇

 

~~~~~~~~~~~~~~~~~~~~~~~~~~~~~~~~~

本文写于1997年10月

 

我在医院工作时,曾遇见一位医术精湛博古通今的外科主任,他给我的印象极深,对我的启发和教益也颇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主任姓宁,名乾夫,其时已年届六旬,他的相貌很有个性,秃头顶尖下巴,鼻尖有一些红,像酒糟的,皮肤很好,白皙红润,身材不高,精精瘦瘦的,看书时总戴着一大一小两副眼镜,说话声音很斯文,音量极低,但听的人总感到有很强的威慑力。他平常不戴眼镜的时候看人的目光很复杂,有时慈祥,有时严厉,有时冷峻,有时谦和,让人捉摸不透,在下属面前他通常都板着脸,在病人面前则慈眉善眼的,完全判若两人。他走路的姿势很怪,低着头,拱肩缩背地走,一点声息也无,好像怕踩死了地上的蚂蚁,我们很难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也是有分寸的笑,严厉的本质并未改变。

 

宁老先生在我们医院属于一级保护人物,他主持的泌尿外科在省内同行业颇负盛名,外地前来求医的病人络绎不绝,其他医院前来进修的医生也是常年不断,一批接一批,盛名之下,他对自己的工作愈加精益求精,容不得半点差错,当年我刚到他科里工作,总有些颤颤惊惊如履薄冰的感觉,他的几个门徒在他面前一向都是恭顺有加,不敢有丝毫懈怠之处,本来医院照顾他年事已高,可以不受上下班时间限制,可她非但不晚来早走,反而天天早来晚走,我们这些早上睡不醒的年轻人,偶尔上班去晚了一两分钟便惶恐得不得了,我们最怕的不是被记迟到扣钱,而是他看你时那一束严厉的目光,虽然他什么也不说,但在我们看来却把该说的话都说了,他的不苟言笑到了一个很让人发憷的境界,记得有个医生想逗他一笑,因为知道他前一日刚添了小外孙,就故意问他“主任,你女儿生了个什么”,谁知道他想都不想,两眼一翻,答一句:还能生什么,当然生了个人呗,吓得那位医生半天不敢吱声。

 

他在工作上对我们要求极严,别说容不得丝毫差错,就是有时在病区内说话走路的声音略高一点,他也会出来干涉,认为那样对病人休息不利,他最不能容忍的便是他手下的几个门徒犯错误,一次,一位病人做完手术后他去查房,发现病人的伤口处理的不太规范,这本来不算太大的错误,可他却怒不可歇,立即爬坡上坎亲自冲到已经回家休息的那位医生家里,像警察抓犯人一样把那个倒霉弟子拖到病房,要他立即重新处理,吓得那医生的妻子脸都绿了,以为自己丈夫出了重大医疗事故。

 

做他的弟子很不容易,如果他喜欢你,你得加倍勤奋细心,如果他对你不满意,你更要小心翼翼,否则,时时刻刻都面临挨训的可能。跟他在一起工作,哪怕是最粗心大意的人,也会被他调教得谨小慎微,与马虎二字绝缘。

 

宁主任对病人的态度与对我们有天壤之别,许多经他之手治好顽疾的病人恨不能把他当佛供起来。无论是级别很高的官员,还是社会底层的平民,在他眼里都是一个身份,病人。他的态度都是一样的和善可亲,爱病人如亲人这句话在他身上体现得最彻底,他每星期坐两次门诊,通常情况下要挂他的号需要很早就去排队,若有同事带熟人想插队就诊,他是不会买这个面子的,因为他同情那些老老实实大清早就守候在挂号室门外的病人,每天早上查房,病人们只要见他亲自过问了自己的病情或者经他亲手检查了一次,心里就想吃了定心丸一样舒坦,欣慰,他对病人说话音量很低,却充满了关爱,同情和鼓励,如果说他在我们面前有时像魔鬼,在病人面前他可是名副其实的天使。

 

宁主任很注重自己及下属的涵养和仪表,从交接班的文字语言表达,到穿衣戴帽是否符合规范,从病房的公共设施保护,到科员们接待病人的态度等,事无巨细,他都有一套严格的要求,而且,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我们做出了无形的榜样,在他的教化熏陶下,我们真切地感到自己在一天天进步,也清楚地看到他所领导下的这个集体在一步一步走向更大的成功和辉煌,时至今日,我仍然觉得当年能跟这样的前辈共事是一种幸运。

 

宁主任除了精湛的医术以外,还有丰富的文史知识,他有一个习惯,每天晚饭后到办公室来看书,直到夜里十一点方才离开,刚开始我以为他只会看医学书籍,后来才知道,他每天都有一段固定时间读医学以外的文章,一次,我因为同寝室的朋友来了客人,为了看书不受打搅,便拿着当时正在自修的《古代文学史》到办公室去阅读,没想到被宁老先生瞥见了,他竟兴致勃勃地主动跟我聊起这本书来,一个朝代接着一个朝代,滔滔不绝,娓娓动听,如走珠,如数家珍,其文史功力之深厚,很难让人相信他只是一个医学专家,由于这次的交谈,我从此对他有了新的认识,虽然八小时以内他是个工作狂,,但八小时以外,他并不古板,任何专业上,工作上,或其他领域的问题,只要你肯求教于他,他都会耐心解答,他每天晚上坐在办公室读书的情景曾打动过许多年轻的下属,在他那种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精神面前,大家都深深折服,每当我值夜班看到他消失在夜色中的身影时,便会涌上一股由衷的敬佩之情,从他身上,我真正懂得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古训。

 

 

离开宁老先生已经十年了,不知道他现在还如从前那样精力充沛否?

 

~~~~~~~~~~~~~~~~~~~~~~~~~~~~~~~~~~~~~~~~~~~~~~~~~~~~~

今日后记:

 

这篇文章已经写了十多年了,而我离开医院的时间也有整整二十五年,朋友告诉我,宁主任早已辞世~~~ 

 

多年以后再看这篇日志,更觉得日月如梭,当年工作的情形仿佛已是上辈子的事情,太久远太模糊了。想想这次回重庆照顾妈妈在医院看到的一切,觉得如今的医院真的没有从前那般严谨,半个月才能看到一次主任查房,主治医师两三天才来巡视一次,平时只能看到一个小住院医生晃一晃,每天早上的查房制度完全废弃,整体感觉很散漫~~~而且那时候医生和护士像一个整体,而现在,完全割裂的感觉,虽然我妈妈住的是重庆最好的医院,我还是觉得今不如昔~~~

 

当年的医务人员收入低得可怜(我记得那时在手术室工作一次误餐费才0.3元,夜班费0.4元,一个胆囊手术三十多元钱,还不如外面一个理发师帮别人染烫头发的钱多)那时没有回扣和红包,真的是最纯净的医患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