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家 娘家 过年习俗大不同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亲情记录 |
结婚以后,每年在哪里过年,这是所有远距离结婚的夫妻都要面对的问题,我和老公结婚前就商量好了,婆家娘家轮流过年,也就是说,我们春节一年在武汉一年在重庆,这样的安排公平合理,没啥可抱怨的,但问题是,两地过年的习俗差异实在太大,娘家过年,全是享受,婆家过年,说无聊混时间还是轻的,当七天煮饭婆那才是最让我无语的差事,所以每当我要回重庆过年时,就会特别兴奋和期待,而留在武汉过年呢,那就郁闷死了,巴不得大年三十过完第二天直接就到初七,不用一天一天慢慢过:(
有时候我特别不理解,为啥同样是中国人,过年的习惯差异会那么大,我娘家,过年就是三十晚上吃一顿年夜饭,然后初一到初六都是自由安排,通常前面两天是到我大哥二哥家里或者直接在外面玩,每家最多忙碌一天,实在不想做也可以去餐馆吃饭,随便吃碗小面都可以当一顿饭,没有特别要求,反正怎么舒服怎么来。
婆家呢,十几个人从三十到初六,每天至少两顿扎扎实实的饭菜,十菜一汤甚至十几菜一汤是免不了的,菜式很老套,味道也很单一。最可恶的是,先生们永远只负责吃饭和打牌,女士们永远要承担做饭和洗碗的繁重工作,这就造成一种非常不公平的局面,男的过年忒舒服,他们唯一的工作就是玩,饭前在桌上打麻将,直到饭菜端上桌才停止,吃完以后碗筷一推,坐等女士们上去收拾残局,然后他们继续围在一起打麻将,女士们则开始发愁下一顿饭要做什么菜,十多个菜啊,每天两顿七天一共十四顿,每顿最少十个菜,算下来,过一个年少说要做一百四十个菜,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气都不打一处来,这是过年么,这明明是超负荷加班!而且是不给加班工资的免费加班:(
最让人不爽的是,婆家的多数人都只热衷于呆在家里玩,出去散步这种稍微“小资”一点的消遣基本没有,像我老公,就算勉强跟我一起出去散步了,还是可以感觉到他只是为了敷衍我,很无奈的样子,好像散步会被家乡熟人嘲笑似的,这不是很奇怪么,明明外面风景还不错,那小镇上的人貌似谁都懒得去看一眼,全都宅在家里,我每次漫步在长江边上完全没有欣赏美景的氛围和心情,因为在人家眼里我这举动就像个怪物似的,大过年的不呆在家里打牌倒跑到外面来吹冷风,有病,所以,我讨厌在武汉过年,通常一个年过完,除了做饭吃饭洗碗,我都回忆不出自己究竟做了什么,无聊之极:(
反之,回重庆就好玩多了,基本上每天都有新鲜节目,初一去祭奠父亲,顺便全家一起爬爬南山,赏赏梅花,中午去黄角垭泉水鸡一条街吃饭,鲜香滑嫩的兔肉,色香味美的泉水鸡,令人食欲大开,晚上可以在我大哥家欣赏美丽的山城夜景,华灯初上以后,层层叠叠的灯光在美丽的夜空下,勾勒出最迷人最奇妙的山城夜景。如果时间充裕,我们还会去附近的KTV唱歌,这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了。
初二的节目也很令人难忘,去二哥家吃饭,从早上他家端上来的那一碗小面开始,美味佳肴几个字就一直在我脑海里闪来闪去,重庆风味的饭菜本来就特别好吃,我大哥二哥又算得上半个专业厨师,那菜做得,不是一般的诱人啊,初三呢,多半会安排去重庆比较有名的地方游玩,比如洪岩洞,磁器口老街,好吃一条街等等,相当有巴蜀特色,看累了或者走累了,随便吃一碗麻辣凉粉或者什锦豆腐脑之类的,惬意又享受。
再后面几天,通常每天下午都会跟妈妈哥哥或者弟弟去望江附近的果园和铁山森林公园玩,要么钓鱼,要么就单纯的散散步溜溜狗,我娘家附近每天散步的人那是相当的多,走在路上,时常会碰到多年前的熟人跟我打招呼,感觉特别亲切,关键是,从我妈妈到家里每一个人,全都非常享受出门散步的时光,那种氛围会让你强烈感受到过年的休闲玩乐之喜悦。
有趣的是,在武汉没有半点欲望出去散步的老公,一到我娘家那边就变得比我更喜欢出去溜达,所以每次从重庆过完年回到武汉,他都要跟我再三回味那几天的行程,好像比我更怀念重庆似的。
贴两张最有古巴蜀特色的照片,今年春节回去拍的
洪岩洞
瓷器口
哎,真的不是我偏心娘家,看看上面的内容,两种过年方式,换了谁都会更喜欢我娘家的过年方式吧?连我老公自己都说回重庆过年是享受,真正的享受,我儿子呢,那更不用说了,他恨不得每年都回重庆,哈哈~~~~
可惜,掰掰手指头,我还要过整整十二个月才能回重庆,恼火死了:(
不知道小白每年是怎么过年的,估计也就是跟妈妈姐姐和小侄子吃顿饭然后就泡在家里看DVD或者读书?看他春节前特意出去买书,感觉就是为了过年打发时间用的,小白,你可以飞到一些旭迷少点的城市过春节啊,可别宅在家里闷坏了,还是快点找个女朋友吧,将来有了孩子,过年也能多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