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5日,自驾游博山源泉皮峪。
深有感触的是,谷子抽穗了,农民的辛苦要来了。
谷子抽穗,一般要40天左右才能收割,是农民最操心的一段时间。谷子是鸟类的最爱,也是农民最头痛的事情。自古群众出英雄,吓鸟的办法,都是农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大体有这么几种:一是扎稻草人看鸟。这个好理解,也常见,用些红红绿绿的衣服,扎成人样,形象逼真,自然看鸟的效果就好。二是掣纱网防鸟。在谷地里扯上纱网,对鸟儿而言只能望网兴叹,钻进网内就是天罗地网。三是挂风铃惊鸟。在谷田地头两端拉上绳索,在绳索上挂上风铃,每间隔一段时间,拉动一头的绳索,或用木杆敲打绳索,风铃“铃铃铃”响个不停,鸟儿就惊走了。四是高音喇叭轰鸟。这种最牛逼的方法只有有特权的人才能使用。一般是村里的书记或主任,将村里的高音喇叭安在自己的田间地头,不定期播放一些武打片、惊秫片,据说轰鸟效果不错。五是鞭炮吓鸟。人工放鞭炮,显然费时费力,于是农民就创造出了吓鸟的新式武器——草绳鞭炮。将熏蚊草拧成草绳,每隔一个骨节放一只鞭炮,挂在地头,用火点燃草绳,每烧一个骨节的草绳大约10分钟,也就说每10分钟响一个鞭炮(二踢脚更好),吓鸟效果极佳。
皮峪,一个神秘的地方。不只是因为没有去过,是因为在我家乡的西边。山那边的情况怎么样?来看了,真的有收获!从口头往南行经过西石门、北镇后、南镇后、城子、博山郑家庄,就到了博山源泉皮峪。皮峪分东皮峪、中皮峪、西皮峪三个自然村。从这棵大槐树往东就是西皮峪。

从大槐树南行,过了桥往东,有连个自然村一个是中皮峪,一个是东皮峪。

观察了一下,博山的桥,护卫严密,桥墩两边均有语录牌,既亲切,又有时代感。淄川的桥则只有警示性的柱状石墩。


博山区13路车通皮峪,有碑为证。


中皮村村民公约

中皮村公示牌

片儿警,令人敬仰

将车停放在中皮村一叉,沿南岭东行上山,直奔鹿角寨

土鸡养鸡场

皮峪村民居







这样的结构性车间有很多,说明皮峪的工商企业有很多。目前仅存的只有生产玻璃器皿的几间厂房了


山上的姊妹石屋

沿山谷东望,即是鹿角寨

穿过村村寨寨,心情快快乐乐

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走过的不止是旅途,更多的是记忆

幽深的山谷,树木是最履职的迎客松

头一次见,石碾安在道路旁

谷子防御战开始了,罩网是最好的防御措施之一

尽管天旱,但今年谷子的收成应该差不了

科技这么发达,连谷子都上网了

花椒成熟了。这是香花椒,你认识吗?

这样的天气摘花椒,热并快乐着

与村民交流,鲜花椒6块钱一斤。比上周便宜了一块多钱。

五彩的柿子叶

山丹花

桔梗花

丝毛飞廉


不知名儿的野花,第一次见。


亚腰葫芦

猕猴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