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9日,大雪时节刚至,尽管冷风瑟瑟,但阳光明媚,天空湛蓝无一丝云彩。与老婆一起相约随“边走边看”户外到博山石马五阳山看看。今天是个好日子,出门就见两座彩门,迎婚车队缓缓而来,可真是出门见喜,双喜临门啊!在这样的日子里,出坡行走自是心情特好。
五阳山位于博山区石马镇东石马村北,主峰“平安寨”海拔688.5米,次峰“蛟龙寨”,两座山峰的阳面有比两峰略低的三个山头,分别叫“醉酒台”、“凤凰台”、“擂鼓台”。因其五峰簇拥向阳,故取名“五阳山”。
此山东西走向,属泰山东支脉,西侧与凤凰山、五凤山相连,东边和明德山雾云洞衔接,山前有杨家峪、刘家峪、宋家峪等深谷及扇面岭、双洞岭等山岭,山后有刁花峪、船帮峪等峪涧,中间是突兀的瘦龙脖岭。距山阳2.5公里处就是鱼肥水秀的石马水库 (亦称石马湖、五阳湖),因处淄河流域上游,土质肥沃,水源充足,被史书记载为常熟川。五阳山峰峦迭嶂,沟壑幽深,悬崖绝壁,怪石嶙峋,似人、似物、似兽、似禽,太上老君坐于绝壁,龙体卧于石隙,形态各异,活灵活现,登高远眺,五阳山像是一幅绝妙的天然画卷,又似无数硕石自然盆景。有赞美诗日:藏龙碑畔卧石龙,会仙桥处胜仙境。伏龙池水洞天来,天造石佛悬崖中。杨家楼头观山月,志公殿前列松屏。凤凰柏下觅凤来,醉酒台上天一重。
五凤山,位于博山区石马镇桥东村村北,是五阳山景区内的“三山”之一。有东西走向的三个山峰并列,东临黄红峪,山势陡峭,山西边有一南北走向的山谷,沿谷底有一青石板铺成的山路,过去曾是石马通往博山的交通要道。据传说,孝妇颜文姜为孝敬婆婆而专程到百马泉挑甜水走的就是这条山路。西面一峰状似青螺,海拔高度581.7米。山势不高也不算险峻。向阳坡上,从山顶到山脚,树木葱郁,翠柏密布,荆棘丛生,芳草遍地。绿树掩映之中,有一片古建筑群,黑瓦白墙,若隐若现。静雅中透出神秘。关于五凤山名的来历,有多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比较可信:在明朝时,有一年,石马地区普遍遭受蝗灾。飞蝗漫山遍野,铺天盖地,有些地块的庄稼霎时间便被吃个净光。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老百姓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祈祷神灵救助消灾。灾害消除以后,为了感谢神灵,有五位年轻女子,齐心合力,自愿捐款在山腰向阳坡上建了一座小庙,这便是山上建设的第一座庙宇。为纪念这五位女子的功德,后人将此山取名“五凤山”。“五凤山碑记”对此山风光、建筑作了一些简单介绍: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泉则名。斯山虽小亦多胜景:南有淄河如带,清流蜿蜒呈秀色;北临孝水似锦,碧波荡漾入画屏;西有石关雄踞,存长城遗迹;东连五峰向阳,留鲁山云影;山下石马泉,齐国孝妇尝汲水山中;会仙亭,蓬莱八仙曾品茗;芳草遍地,有奇花斗艳;松柏满山,引百鸟争鸣;古槐树下,樵童观神仙对弈绿荫地上,老翁教稚童练功,露台高高,山门巍峨,慈悲观音微笑看世界;庙堂森森,香烟缭绕,威严玉皇冷眼观人生。三清宫内,老子有妙论五千讲道德,吕祖殿前;仙师施神药百味医疾病……
五阳山,确实值得一游!
这是踏遍青山老师录制的驴行短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g2NzY3Njk2.html
出门见到迎婚车队,可谓开门见喜!

今天确实是个好日子,这不我们小区就有两家新婚的,真可谓“双喜临门”啊!

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在冷涩的冬天出行,也能赏读不一样的自然风景

从这里分为两队,体力稍差、年龄大些的直接进入五阳山景区;体力较强的一队则沿山脊西行,登顶俯瞰五阳山风光,并穿越凤凰山、五凤山。

行者永远是最美丽的风景

登高望远,俯瞰村庄

风景这边独好

冬天挡不住行走的脚步






标志

近30年过去了,老师依然年轻帅气!











天仙顶的碧霞宫,1994年修缮








网络无处不在

远处就是石马水库

明清年间的庙宇庭院





五凤山的五凤壁





美丽的石马水库风光





丽水靓影


师恩不忘,合影留念

牵手永远,行走不止


户外的旗帜,是一种精神

边走边看,快乐无限!

酷毙了的懵懂青年

飒爽英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