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0后为解房事 推崇蛋形蜗居胶囊公寓

(2010-12-02 08:48:41)
标签:

戴海飞

蛋形蜗居

戴海飞蛋形蜗居

胶囊公寓

北漂蛋形蜗居

杂谈

分类: ◎时事热点

80后为解房事 <wbr>推崇蛋形蜗居胶囊公寓


80后为解房事 <wbr>推崇蛋形蜗居胶囊公寓

北京24岁青年戴海飞的蛋形蜗居

 

    北京小伙戴海飞今年24岁,利用公司的设计创意,花了6400元用竹子造出一座“蛋形”小屋,作为自己的蜗居。戴海飞的公司位于海淀区成府路的一个大院里,在公司楼下,一座小屋像一颗巨大的鸡蛋,立在草坪上。小屋两米来高,麻袋拼成的外皮,看上去有些不起眼。“蛋壳”上,被掏出一个椭圆形的小门,没有锁。小屋的下边,装有轮子,可以挪动。

 

  前晚,戴海飞轻轻一掀,就钻进了屋。从里边,可以看出小屋由竹条编制而成,上面用一些钉子进行固定。戴海飞介绍,在竹条外,还有竹席、保温膜和防雨膜,最外边,是麻袋拼成的保温层,麻袋里填充着发酵木屑和草籽,“到了春天,里面可以长出草来。”

 

  蛋形小屋里摆设简单,一张约一米宽的床,床头放着几本书。床尾藏有一个水箱,里面有压力系统,可以把水压上来,供洗漱用。“一水箱水大概能用三天,用完了就到公司去接。”戴海飞说。

 

  由于“蛋壳”只有约一拃厚,小屋里并没比室外暖和多少。记者坐了十几分钟,手脚就被冻得冰凉。


80后为解房事 <wbr>推崇蛋形蜗居胶囊公寓

80后为解房事 <wbr>推崇蛋形蜗居胶囊公寓

北京黄日新展示他的“胶囊公寓”

 

    随着北京的毕业生及找工作大潮的涌现,住房问题成了一大难题。胶囊公寓的现身为他们解决了房事问题。在北京胶囊公寓,是一位78岁老人黄日新在北京海淀区六郎庄建造的,每间公寓面积不到两平方米,却可躺、可坐、可看电视和上网。黄日新是去年在报纸上偶然看到日本的“胶囊旅馆”后,萌发了自己建造“胶囊公寓”的想法。他表示建造这样的公寓不为赚钱,只想找到一种解决刚毕业大学生过渡房问题的办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