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新四级教学法资料
(2008-10-16 09:05:13)
标签:
舞蹈杂谈 |
分类: 舞蹈材料 |
(一)年级教学任务
1.基本达到颈立、背直、肩沉、腿直、脚绷;
2.做到“手位”及“脚位”准确,手动眼随;
3.一招一式清楚,动作节奏准确;
4.会用身体局部动作表现音乐节拍;
5.舞蹈时有自娱感;
6.藏族舞,初步掌握“颤膝”动律,膝松驰;
7.东北秧歌,掌握脆“蹲”和脆“提压腕”,上下身配合协调。
(二)名词及专业术语解释
规格——动作的方位(教室、自身);动作的角度;动作的形状以及运行的路线。
要领——用力的方法(用力点,力度的强弱);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方法以及手眼身法步的配合。
节奏——在(新)一、二、三级中仅要求学生找到乐曲中的一拍及半拍的节拍,及考生依动作的顺序从头至尾地数着节拍完成动作。
训练目的——指每一个组合和每一个动作所承担的对身体素质训练的任务及本年级应达到的水准。
教学步骤——是达到训练目的的阶梯,每一个单一动作或组合的教学步骤均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是具有科学性的。
教学步骤的基本规律——体现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简到繁,由局部到整体,由单一到组合,由原地到流动用动作速度由慢到快等方面。
动作的方位——动作的方位包括教室的方位,自身的方位。
教室的方位——以自身为基点,面对前方为1点,当1点确认以后,每向右转动45度为1个点,依次类推,形成教室的八个基本点。
自身的方位——以自己为中心,围绕自己身体的上、下、前、后、旁、平、斜位。
动作的形状——有形的,静止的,可以形容的。
运行路线——是指动作与动作连接的过程,就是从这到那的过程。
用力点——例:勾绷脚,力在脚;推指,力在指根;小燕展翅,力在手腕和膝盖。
力度强弱——例:三拍舞步,第一拍是强;小波浪,上提力强,下压力弱;单手位,亮相时力强,过程力弱。
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方法——例如小波浪到大波浪。
手眼身法步——例如手位。
试题A
(一)讲解规格、动作要领、节奏
[波浪组合]
小波浪的规格——小波浪也称“小三节”是以手部上提下压的运动模拟波浪的动作,动作是腕、指根、指尖依次提起,经抓握状再依次压下,至手腕手掌展开,手指上翘,提压时小臂仅配合随动。
大波浪的规格——大波浪也称“大三节”是以肩部的外展带动肘、腕部的依次上提,直至上位,再经小波浪后依次落下至下位,运动时模拟海水的大波浪形态,幅度大于小波浪。
波浪的要领——动作过程柔中有刚,连绵不断。
[东北秧歌组合]
跳踢步的规格——正步位站立,双腿交替做带有跳跃的后踢腿,脚落地时带半蹲,在做跳踢的过程中,双腿膝部始终靠拢,后吸腿高度在90度以上。
跳踢步的要领——膝部松驰有弹性。
小燕展翅的规格——正步位站立,臂在旁斜下位,做提压腕动作,手臂仅随动,形同小燕翅膀,扇动飞舞,压腕时双膝下蹲,提腕时膝直。
小燕展翅的要领——提压腕时腕主动,腕部的提压和膝部的蹲直都要快速有力、脆和有棱角。
(二)讲解训练目的和教学步骤
[抱端腿组合]
抱端腿的训练目的——①通过抱端腿训练端腿的舞姿;
抱端腿的教学步骤——①先教会抱端腿的舞姿,单一练习抱颤动作,在练习抱颤动作时可辅助学生,在其背后帮着压;
[二拍舞步组合]
二拍舞步的训练目的——二拍舞步先用吸跳步按2/4节拍的音乐进行练习
二拍舞步的教学步骤——①先听音乐知道节奏,单一练习吸跳步;
试题B
(一)讲解规格、动作要领、节奏
[单手位组合]
单山手规格——双跪坐,手臂于身旁,高度与肩平,掌心向外撑开,指尖对前斜上位,整个手臂略弯成圆弧形。
单按手规格——双跪坐,手臂在身前卷曲,与胃同高,距胃部余竖掌,掌心向下,手臂成圆弧形。
单托手规格——双跪从,手臂于头上方,手的位置在头上偏前,中指尖对眉梢,掌心向上略偏前,手臂成圆弧形。
单山手、单按手、单托手的要领——沉肩、撑腕、挑指,动作时手动眼随。
[压胯组合]
展胸规格——对脚盘坐,双膝外侧尽量贴地,上体以胯根部向前折叠,俯压,胸与脚贴靠,肩胸展开,平视前方,后背成下弧线。
含胸规格——对脚盘从,双膝外侧尽量贴地,上体前曲,额头贴脚,眼视腹部,后背成上弧线。
展胸、含胸的要领——胯始终最大限度外开,背椎尽量拉长。
(二)讲解训练目的和教学步骤
[藏族舞组合]
藏族舞的训练目的——①初步掌握藏族踢踏舞颤膝的基本动律;
藏族舞的教学步骤——①训练颤膝,单一练习退踏步,先摆好脚的前后位置,然后退和踏结合的一起练习,再加手、头;
[三拍舞步组合]
三拍舞步的训练目的——选用前进步、后退步,横移步,横追步按3/4节拍的音乐进行训练,将动作的起伏与力度的轻重贯穿到舞步中,使学生们在认识有轻重起伏规律的三拍音乐特点的同时,在动作吻合节拍的训练中,掌握简单的几种舞步。
三拍舞步的教学步骤——①先听音乐找到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