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子路篇(1)
(2025-02-11 15:57:30)
标签:
读书札记 |
分类: 《论语》自学偶得 |
子路
在孔子的诸多弟子中,子路是特别的一个。
子路比孔子小9岁,入学时已经是成人。他不是自己要当孔子学生的,而是在孔子的“诱骗”下跟了孔子学习的。他对孔子既忠诚,又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无论在孔子的高光时刻,还是在孔子的落魄境地,他对孔子都不离不弃。
子路既是孔子的学生,也是孔子的密友。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孔子这个不同寻常的学生。
1
在介绍子路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孔子的学校。
孔子做教师之前是帮助人家料理丧事的。这个行当被称作儒家。“儒”,人们需要的人。
孔子敬业,在他那个行业是个佼佼者,就有人送自己的孩子来跟着孔子学习。
当然,孔子家境贫寒,跟着他学习是需要交学费的。《论语9-6》
孔子说,提了10条以上肉干来找我,我没有不教他的。《论语7-8》
孔子的学生多了,他索性办起了学校。
那时的教学与现在有很大的不同。
孔子仿照官办的贵族子弟学校办学,开设的课程有:礼、乐、射、御、书、数。
礼乐主要用于是祭祀。
学习的是祭祀的仪式、礼节,以及祭祀时的乐器演奏和需要唱的歌曲。这种课程以实际的演练为主,全体学生一起上大课。
射、御主要用于战争。
学习的是射箭和驾驭马车的技术,需要在野外演练,也是全体学生一起上大课。
礼、乐、射、驭四门课是主课。
剩余的两门课——书、数是副课。
“书”属于识字教学,就是教学生认字、写字。 “数”则是简单的识数和计算。这两门课属于课堂教学,但孔子并不是站在讲台上讲课的,他采用的是个别辅导的方式。
为什么书、数不采取统一教学的方式呢?
因为学生不是一批一批的同时入学,同时毕业。
孔子的学校,学生随时可以入学,随时可以离开。学费交的多就多学几天,学费交的少就少学几天。学费用完了就走人。
孔子的课堂教学有点像咱们现在的自习堂。学生以自习为主,老师先教新来的学生,再分别去辅导其他学生。
2
了解了孔子的学校,我们再来看孔子是怎样招收子路入学的。
孔子说他自己是“三十而立”,私学就是孔子所立的业。可见,孔子是在30岁开始办私学的。
子路比孔子小9岁。
子路不是孔子最早的学生,即使子路是在孔子30岁上入学的,他的年龄也已经是21岁了。
按当时的常态,子路应该是有家室的人了。孔子19岁就结婚了,20岁有了儿子伯鱼。
当子路知道孔子想让他去上学时,他不愿意做孔子的学生就不难理解了。
想是子路预先得知孔子要来的消息,他就想和孔子玩玩。
子路见孔子时“冠雄鸡,佩豭(ji)豚,陵暴孔子。”
冠雄鸡,子路是头上顶着一只公鸡当帽子呢?还是头上戴一顶公鸡式样的帽子呢?
佩豭(ji)豚,子路是佩戴着一头小公猪吗?
如果是头上顶着一只公鸡,身上挎着一头小公猪,那多有趣。
“陵”是欺凌,“暴”是暴力。《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路是怎么“陵暴孔子”的呢?
是瞪大眼睛,装出一副凶巴巴的样子,挥舞着长剑赶孔子走吗?
史书说得简捷,读者诸君就自己去想象吧。
子路初见孔子时,表现的极不友好。
不知道孔子是怎样“设礼稍诱子路”的,子路最终还是做了孔子的学生。《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3
可以想见,当子路穿着一袭破旧的袍子,以一个成年男子的形象出现在教室时,孔子的其他弟子们的反映。
虽然孔子招生不问出身,可他是收学费的。学费的最低标准是十条肉干。可见,能跟着孔子学习的孩子,其家境也一定是比较富裕的。
那时候可不是人人都能吃得起肉的。曹刿就说过“肉食者鄙”。曹刿口中肉食者是鲁国的国君。《左传.庄公10年》
孔子费事巴力才把子路“骗”来,绝不能让这群淘气的男孩给挤兑走。
孔子摆出一副威严的面孔训那些小男孩们:“仲由的衣服是破旧了点,没有你们的狐貉皮袍华美。可他跟你们站在一起并不觉得羞耻,这难道不是他的可贵之处吗?换了你们能做到吗?不嫉妒,不贪求,这有什么不好的?”《论语9-27》
教室里一下子静了下来。
孔子护着子路,子路打心底里感谢老师。